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存在着周期性和波动性。那么,如何区分经济增长中的趋势性部分和周期性部分?其中存在着哪些典型事实?他们与国外的事实有哪些不同?怎么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对中国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的寓意是什么?解答上述问题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决策都有着重大意义。
融资过度依赖商业银行
笔者与查涛、陈凯迹等几位学者在美国著名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宏观年鉴上(“Trends and Cycles in China’s Macroeconom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15)发表过一篇论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区分宏观变量的趋势和周期波动,并总结、发现和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长期趋势性和周期性的一些“典型事实”(基本事实)。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之一是投资对GDP产出的比值从1990年代的26%上升到2010年后的35%左右,而同期消费对产出的比值从45%下降到35%。
第二个事实是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从1990年代的53%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47%。第三个事实则是重工业资产总量对轻工业资产总量的比值从1996年的2.2上升到2010年后的4以上,轻资产行业相对发展比较慢。同时,重工业增加值对轻工业增加值的比率从1990年代后也大幅上升,重资产行业发展比较快,呈现一个长期上升的趋势。以上这三个长期趋势在2012年左右开始略有稳定或逆转。
我们还发现了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些典型事实: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投资和消费的相关性很弱甚至是负的;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投资和劳动收入的相关性也很弱甚至是负的。这些发现和国外的事实很不一样,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投资和消费有很强的相关性,投资和劳动收入也是正相关。
那么,我们怎么解释这些长期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的变化?众所周知,中国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尤其是短期贷款融资,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是国有,贷款要看担保和抵押,这就造成拥有有形资产做抵押的重工业和有国家担保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
因此,投资过多地进入重资产的企业,使得轻资产的企业(往往是偏消费品的、服务性的、创新型的和运用更多人力资本的企业)较难获得资金,发展较慢。而这也造成了劳动者收入比重的下降,资本拿的钱多了,劳动者的收入就下降了。劳动者收入下降和消费不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造成了消费和投资、收入和投资的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