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一张手工纸背后的千年历史,即将因“拆迁”而被遗忘(4)

2017-09-08 17:26:2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变与不变

“皮纸”是上世纪80年代细分材质后的说法,北张村的老人习惯叫楮皮纸为黑麻纸。秦岭盛产构树,春季采集的树皮嫩,纤维发黑,造出的纸称黑麻纸;冬季采集的树皮老,穰皮发白,成纸称白麻纸。

传统楮皮纸制作工艺中,蒸煮过后有一道上生石灰水,起软化、碱化、漂白皮料的作用。一般,100斤冬天采集的树皮需要加20斤生石灰,若皮料发黑严重则需要增至30斤。这样造出的纸虽洁白许多,但在细腻度上与宣纸仍有差距。马永琪说,构树皮蒸煮好后放在碾子上面砸,有很小一部分表皮压到了树穰里面,再也洗不出来了,纸里面始终有黑点。拿到市场上,也少有客户愿意为这种古朴的手工纸埋单。

马永琪想在原材料上更精细划分,按年份归类,从质量源头管控。但他又是矛盾的,机器的加入,大量节约时间与人力成本,红利可观。比如,纸浆的传统制需要半月,打浆机参与后周期缩短一半。马永琪坚称,他的改良仅针对现有工艺,对于二次精加工或衍生品开发,并不打算涉足。“还是想保留我们村传承至今的工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汁原味。”

在手工艺保护中,变与不变的抗争是一个难以规避的话题。这方面,52岁的王柏林很早就决定跟着市场走。80年代中期,板舍村两家现代化造纸厂的强势入驻,让当地繁荣的手工造纸产业迅速衰退。靠着老客户零散的订单,王柏林又坚持了十年。后来生意渐渐亏空,同龄人都去了工厂打工,他不想对着纸槽里看尽一生,毅然去了海南。

正值开发的海岛涌入了太多淘金梦,他跟着工程队做装潢水电,很快赚到第一桶金。三四年后,父亲病重让他重新回到了毛尖山深处的板舍村。靠着稳定的药材生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直到2004年,他从《新安晚报》上看到故宫急征桑皮纸用于倦勤斋通景画修复的报道,觉得自家的产品“有戏”。

倦勤斋通景画是全国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那层贴裱在画面背后的高丽纸自清代中期后便不再生产,找到与之媲美的纸张是此次修复的重点。

王柏林很快按照传统制法造好了纸给故宫寄去,却被认为仅有包装纸水平。故宫博物馆原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给他展示了一片巴掌大小的乾隆时期高丽纸,约40克,纤维比他送去的纸长一倍,泛着蚕丝光泽。曹静楼告诉他,99%的安徽纸匠都说能做出他这个纸,但没有一个人真做出来。

王柏林前后造了三批样纸,主要在耐折度上下功夫。他从小跟着父亲学造纸,知道蒸煮原料时火力不上去,纸就发柴。他反复试验,控制温度不猛不弱,将时长从15小时提高到20小时以上,终于达到标准值。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数据显示,其耐折度高达6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两倍。

与故宫的合作,让王柏林与他的桑皮纸名声大噪,第一年他就接到一个日本客商每月500刀的两年期订单。除了与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保单位的长期合作,近年养生市场火热,每年都有几十个客户找上门,他一连接过好几个艾条卷纸的订单,相继在村里、县城买上了房。

今年,王柏林在新房边上买了一亩多地,未来想把作坊迁过去,离家近一点。一路上山,施工中的亲水栈桥、指示牌都预示了板舍村即将投身旅游开发的大潮。“我们这块开发有点难,好的资源都在峡谷里面最窄的地方。”对此他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