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一张手工纸背后的千年历史,即将因“拆迁”而被遗忘(2)

2017-09-08 17:26:2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40℃的午后,西安郊外的北张村有如无人之地。直至三点,修葺一新的城隍庙前,张罗起流动菜摊,才陆续有村民走出家门。

暑气渐退,马松胜和妻子才能开工。后院的一方纸槽边,他娴熟地撇水、挖水,抄一张薄厚均匀的楮皮纸不过10秒钟,同行夸他“水法好”。夫妻俩一个抄纸,一个晒纸,40年来,供养了三个儿女,翻新了四次老宅。

北张村人多地少,人均三分地,住房紧张的时候,一个“厦房”里住着七八户,但每家都有纸槽。“造房子先把纸槽的位置留出来,剩下的再考虑居住。”这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北张村造纸缘起汉朝,旧时60%~70%村民都造纸,生产、生活一体,房子大小也由纸槽决定。

“去年还有六家造纸,今年只剩三家。”他儿子在一旁摇头。从鼎盛时期的500多户到仅余三户勉力支撑,北张村古法造纸的整体没落,既有机械化造纸的冲击和城市化的必然,也与产业升级有关。60岁的马松胜用上了机器打浆,认为省时省力。“家里有皮锅的都是做样子的,三五年都不用,现在都买现成的穰(半成品的原料)。”

千里之外的安庆板舍村,遭遇的是双重的失去。因为上世纪80年代建起的两座现代化造纸厂,当地流传千年的桑皮纸制造式微,手艺人被迫改行或外出打工。出身造纸世家的王柏林在海南漂泊两年后回到家乡做生意,一直蛰伏观望,直到2005年,经他改良的桑皮纸被用于故宫乾隆倦勤斋通景画修复,名噪一时。

身处造纸业发达的安徽,关于古法造纸的守与拓,王柏林自认通达。他会根据每一笔订单,制作不同质地的皮纸。第一财经N+与金光集团APP(中国)到来的这天,他正在作坊筹备一期艾绒纸,特意雇了八个工人马不停蹄地赶工,要在年底前交货。因为这笔200万元的大单,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想过转型,专攻艾条卷纸市场。

北张村和板舍村,都是造纸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写照。地域区隔首先演化出了独特工艺,定位差异又导向了截然不同的市场,据此谋生的人们,也共同经历着命运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