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电解铝去产能再攻坚(4)

2017-08-02 21:30: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事实上,一直以来,铝电行业都是能耗大户,为了解决电力成本问题,魏桥等电解铝企业选择与国家电网解列,自行发电。

目前来看,这已经成为电解铝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后发现,山东地区自备电发展最早、规模最大,自备电比例接近98%。近来崛起的电解铝新贵新疆地区区域内企业自备电比例约为94%。内蒙古蒙东地区,自备电比例也达到了89%。

Wind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约4300万吨电解铝产能,其中超过3300万吨产能配备自备电厂。

国海证券有色分析师李帅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铝的定价是全国统一的,自发电这一模式让这些电解铝企业在自运行过程中大幅节约成本,从而扩增了利润空间。有色金属信息咨询机构安泰科相关分析师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一吨电解铝约需13000度电,电力约占电解铝成本的40%。拥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依靠电价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取得丰厚利润,产能不断扩张。

曾在大唐电力工作的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电价差异直接造成了电解铝行业内部成本不平等问题,而巨大的利润又让一些享受到自备电好处的电解铝企业对扩产乐此不疲,这显然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

虽然自发电厂的存在有利于国内电解铝企业的发展,但是国家无法通过电解铝企业用电量来评估电解铝行业的清晰成本状况,这往往导致国家层面很难真实了解电解铝企业的实际利润状况,也无法就此制定合理的去产能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下一步电解铝企业的这些自备电厂很有可能会做并网处理。

“七寸”

电解铝厂商吴峰(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2016年年末开始,他这个地区的冶金厂已经陆续收到停产、半停产通知。

的确,随着政策的定调,电解铝去产能的攻坚战再次打响,而这次直指电解铝去产能的“七寸”——自建电厂。从事能源投资的南方某集团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碳减排等因素影响,由发改委负责审批的自建电厂项目目前已经很难拿到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