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85后成主力90后陆续登场 券商卖方研究“怪象”也越来越多(4)

2017-07-24 09:14:03    券商中国  参与评论()人

此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有的研究员会从买方拿到可观的好处费,配合买方撰写研究报告。其中,部分卖方研究员通过主动推荐大资金手中股票“获利”。同时,也不乏大资金主动找研究员荐股的情况。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曾在博文中,就投研怪象做出这样的点评:投资者的急功近利以及基金管理人对排名的追逐,基本面研究又无法为如此短期的股价波动提供可靠的指引,于是行业被迫改变,其基本方向是价值投资的衰落和势头投资(或趋势投资)的兴起。随后迫使卖方分析师从‘研究公司’转变到‘研究股票’,迫使卖方分析师开始密切关注股价变化的动量和催化剂,迫使卖方分析师开始绞尽脑汁去寻找短线的投资机会。这就是目前行业所说的卖方研究买方化,买方行为短期化的现象。

怪象四:研报海量,干货少

“每天收到的研究报告几乎快把邮箱挤爆了,可是能真正深入看清行业实质或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报并不多。”深圳某基金公司投资经理称,卖方研究员良莠不齐,年轻一代研究员缺乏扎实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实际经营情况的能力,这类报告基本可不看。

“现在的券商研究报告水分多、干货少,对于投资决策的实际参考价值不大。”深圳一家私募基金投资经理称。

近几年,券商卖方研究所一直因研究员行业良莠不齐、虚假研报频被打脸,券商投研价值受到质疑,信任危机从未解除。事实上,近年来监管层对券商分析师研报不合规现象进行严厉批评,并严查研报为了博取眼球的“标题党”。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研究报告进行规范管理,戴在券商研究所头上的“紧箍咒”不仅没有放松,还越来越紧。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研报内容的一系列监管要求,有望减少研报怪象,使券商研究机构回归本源。

2015年,民生证券发布的《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粉红当道,宅腐盛行》两份研究报告,因政治敏感性不强、文风失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一干人等被通报批评、责成书面检查、扣发工资。这成为监管层率先向“奇葩”研报开罚单的典型。

2016年4月,证券业协会对6位券商分析师所撰写的研报,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等问题提出批评,明确指出他们违反了《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的规定。随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在其官方微博上,披露将券商研究报告纳入上市公司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