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老有所养,离不开商业养老保险

2017-07-19 22:02:2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5%,这是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预估占比。也就是说,并不算太遥远的十多年之后,每4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个是老年人。

老有所养,是每个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期盼。然而,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未富先老”的现实状况,无法完全依靠政府福利来获取非常高品质的老年生活,晚年又该如何安度?

你有几种选择?

“从政策角度,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现在倡导的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相应地,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养老压力。”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存在的主流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结合、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大型养老社区四种模式。

从多年前,“9073”的养老格局概念就一直被提及,具体是指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年人机构养老。

从上述养老格局就可以看到,居家养老是最传统也仍然是我国占比最大的养老方式,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至今依然存在。

上述太平人寿负责人表示,居家养老的优点是比较经济且符合中国老人的思想,其缺点可能在于越来越多的空巢现象导致老人不一定能够获得及时和充足的照料,子女都有工作且较忙,大部分还需要照顾下一代,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和陪伴老人,导致物质上或精神上老人会缺乏一定照护,一方面老人独自在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老人心理上可能会有更多的孤独感。

而近几年,居家养老更多地被鼓励和社区养老相结合,这是一种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上述太平人寿负责人表示,这种新模式下,老人、子女、社区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资源得以更充足的利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基本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相适应;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其弊端可能在于政府的运作成本较高,在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的调动上需要克服较多的困难,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可能处于较低的水平。

第三种模式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或养老公寓,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喜欢群居生活的老年人,或者是家庭中无人照看的孤寡老人。养老院会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负担。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部分老人会对养老院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而且,养老院的制度目前还没有十分完善、有待加强。

而大型养老社区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养老方式,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都在积极参与探索。据了解,大型养老社区与一般传统养老机构不同,往往定位于对养老生活有一定品质要求的中高端客户。

(来源:太平人寿)

据第一财经记者向已有养老社区项目的泰康人寿及太平人寿了解,目前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通常有两种形式获得,一种是购买保险公司与养老社区项目挂钩的养老保险产品,目前上述两家保险公司都需趸交或期交大约200万元水平的保费来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而另一种是通过直接缴纳可退还的会员费获得,根据房型大小这部分类似“押金”性质的钱款也会略有不同,但基本在百万级别。获得入住资格后,则根据不同房型来收取每月的住宿费,另外还有按实结算的餐费等费用。

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对记者介绍称,目前已运营一年的泰康上海养老社区——“申园”双人入住最小40多平方米的房型每月住宿费和餐费在万元左右。

哪种养老方式好

选择固然不少,每种方式自然也各有利弊,但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才是好的。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客户的经济能力,与客户的思想观念、家庭情况、生活追求等都息息相关。”上述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需要考虑未来子女是否有能力、时间、精力来照顾自己;若选择养老社区则应当同时考虑经济能力和自己的群居偏好等。

刘挺军认为,根据年龄来动态选择养老方式也是一种思路。“‘9073’的结构是按照60岁这一年龄来划分的,而刚刚退休的60岁老人,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不需要去养老机构。但一旦达到75岁以上,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会加速衰老,这时候可能8%~10%会选择养老机构;而到80岁以上,根据国际经验可能15%~20%的老年人会选择养老机构,包括养老社区及护理机构。我认为中产阶层、中高端的人群,最后都回避不了要跟养老机构打交道,只是选择早晚的问题,这是一个刚需。但早一点接触养老机构的好处就是你到这里来可以结识新的朋友、熟悉新的环境,年龄越大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会越弱。”

无论选择何种养老方式,经济能力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无论中端还是高端,只有当未来的养老现金流与养老品质期望相符合,才能实现健康快乐养老。而养老保险计划是客户在规划未来养老生活中所必须考虑的一项。”上述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认为,一方面,购买养老保险是有效规划未来养老的手段之一,养老保险计划具有持续性、稳健性、增长性和不可挪用性的特点。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建议在中年阶段即应该开始规划未来的养老现金流,以退休后生活品质维持在退休前同样水平为目标,考虑适当的通货膨胀来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险计划。

商业养老保险的角色

从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来看,已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不过,数据显示,尽管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量上看,中国养老金体系的规模与世界水平相比仍然偏低。2015年,三个支柱的总额只占GDP的13%左右,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三支柱只占GDP的4%,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发展缓慢。2016年三支柱占比分别为:65%、33%和2%。而在养老保障体系相对成熟的美国,目前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规模都已经超过了第一支柱。

但近几年,无论是“新国十条”还是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都让市场期待了近10年的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渐行渐近,让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预计未来的5~10年,递延税养老保险市场在政策驱动下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将带动整个养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保险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新华保险总精算师龚兴峰表示。

或许一些高净值人群会认为自己足够有钱,可以负担自己的养老生活,不需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但龚兴峰认为,事实上养老保险是一种通过平衡人生不同阶段收支,保障老年生活水平的一种机制。通过这种资金安排,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变为确定性,即使未来发生不利状况导致财富受损,仍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

因此,即使对于当前的高收入人群而言,也建议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提前将自己、家人未来的养老生活安排妥当,规避外来不确定风险,这样也有利于更加安心地投入当前的工作。

尽管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提高未来养老保障水平,但对于不同人群,养老保险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

龚兴峰表示,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建议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明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目的。对于仅有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或者连基本养老保险都未参加的灵活就业、弹性就业人群,需要尽早规划,通过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保障老年阶段的基本生活需求;对于已参加基本养老和企业(职业)年金人群,养老资金较为充足,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更好地储备养老资金,丰富老年生活,如满足旅游、入住高端养老机构等需求。

其次,择需根据保障缺口确定所需的保障水平。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缺口有所不同。“通常,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至少应达到70%,方能维持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基本持平。”龚兴峰建议,个人可根据自身已有的社会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其他补充养老情况,结合当前收入水平、未来养老资金支出需求,确定所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在产品形式上,目前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养老保险主要类型有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等。传统型产品利益确定,无论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被保险人能得到合同约定的领取金额;分红型养老产品在确定利益之外,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但分红利益是不确定的,而且分红型产品相对于传统型产品来说确定利益相对低、价格略高;万能型养老产品在交费、保额调整方面更加灵活,在保证利率基础上,根据万能账户收益情况确定实际结算利率,但高于保证利率之上的利益是不保证的。龚兴峰表示,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

同时,对于中端及以下的客户,其收入或财富积累相对有限,且收入主要用于生活必需支出(衣食住行、房贷、子女教育等),可用于养老保险的支出相对较少。龚兴峰建议这类人群提早规划、尽早投保,增强养老金的增值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未来领取阶段的额度。除此之外,也可选择分期交费等相对灵活的交费方式,降低每期交费压力。

“养老保险通常提供多种交费方式,例如可以选择每月交费、交费至退休年龄等方式,通过拉长交费期间,降低每期交费额度;另外,如果收入不稳定,可以选择灵活交费方式养老产品,当资金充足时,增加交费额度,资金紧张时,降低交费额度。”龚兴峰建议称。

不过,他也表示:“任何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变化,调整养老保障方案。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个人财务状况等均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都将影响未来的养老规划和保障水平,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养老方案,以保证老年时期生活质量。”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石尚惠
首页上一页...2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