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经济能驯服政治吗?

2017-07-14 13:39:1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贸易的猜忌

[英]伊斯特凡•洪特 著

译林出版社 2017年4月

在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未像近代以后那么激烈。这固然是因为直至近代贸易城邦和民族国家的诞生,人们才产生了一种世俗化的共同体认同和明确的竞争意识,但更重要的变化是,这种国际竞争本身也呈现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如果说早前一国财富力量的增长往往引起邻邦的垂涎嫉妒而发动掠夺性战争,那么在近代西方,这种嫉妒与猜忌更多的是以经济而非军事手段表现出来——这乍听起来文明得多,但其实更具压迫性,因为这意味着这种猜忌不是在偶发的战争期间才出现,而是贯穿无论和战的所有时期,且动用任何必要的手段,先发制人地去削弱邻国的经济潜能。史无前例地,经济被政治化了,成为一种对付潜在对手的政治武器,因为在这个时代,经济本身已成为最大的政治。

这显然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折。正如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等人一再证明的,在无国家主权、非资本主义的社会中,互惠而非猜忌,才是社会互动的基础。与之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却是一种有着内在矛盾的意识形态。虽然许多人强调互惠是“资本主义自然而然的意识形态”,因为它在一个平等自主地交换的市场中才能顺利运作,达到事物预定的和谐,而这必然需要互惠互利才行;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资本主义社会却废除了作为社会互动基础的互惠,用彼得·休姆的话说,“只有在盲目迷恋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中,互惠才会完全消失,无论其在场如何响亮地得到吹嘘”。资本和政治的逻辑一样,往往寻求的是支配,而非互惠。当这种观念渗透到国际关系中时,便呈现为一种“贸易的猜忌”,寻求确保本国在经济上的优势和支配权——因为与古代不同的是,现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往往会转化为它的政治优势和军事潜力。因此看起来有几分奇怪的是,尽管这种对邻国经济潜力先发制人的打击是侵略性的,但他们却常常自认是在做预防性的自卫。

在匈牙利裔英国学者伊斯特凡·洪特看来,这是理解现代政治的一个关键: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说,贸易的猜忌是现代战争和国际对抗的肇因,往往导致帝国主义式的对外经济扩张。在此,经济与政治以复杂的方式紧密联结在一起,经济的运作从未像理想的经济学模型所暗示的那样,能够独立于政治的逻辑。我们当下常见的许多国际政治现象,无论是贸易战、国际反倾销诉讼、经济制裁等等,都起源于17~18世纪西欧的实践。当然,值得补充的是,这样的资本主义逻辑其实在现代国家诞生之前的中世纪晚期城邦就已出现,它们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优势,无情地剥削和限制自己支配下的农村;但的确,在17世纪之前,贸易从未被视为一项国家事务。而如今,经济生活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高估的,因此,要理解现代政治,就必须仔细考察“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依赖最初开始成为政治理论核心议题的那个时期”。如他所言,那是一个“比之前远为不安全的世界”,至少在此之前,从未有哪个国家像英国对爱尔兰那样,长期处心积虑地摧毁邻国的贸易和产业,还认为这是必要的经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