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试图综合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行不通——与何祚庥教授商榷(2)

2017-07-13 09:21:2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可是,依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路,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到这一步。在马克思看来,简单商品生产的本质是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商品生产最高阶段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其本质则是价值增值即剩余价值生产和再生产,而效用论和要素论被认为只能说明商品体即使用价值的创造,因此它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来就是在批判其他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先出现的要素论、供求论、成本论等,统统被他斥之为庸俗理论而加以批判。马克思身后的劳动价值论者,一直遵循着这个思想路线,在论及商品价值源泉时,也是只关注劳动这“一个”要素,拒绝任何其他要素充当价值源泉角色。对于马克思身后出现的各种非劳动的价值论,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经济学的供求均衡价值论等,则被划入“晚期庸俗经济学”的范畴,以区别于马克思批判的所谓“早期庸俗经济学”;前苏联经济学界更断定1929~1933年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已陷入不可挽回的“总危机”阶段,更遑论对其价值论做肯定评价了。

这就说明,试图把科学技术等要素纳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搞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四要素论’”,有违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初衷。

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价值论是什么

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价值论的主轴,从当初的土地和劳动“两要素论”,中间经过增加了资本的“三要素论”,增加了经营管理的“四要素论”,发展至今已前进到接纳“知识、科学技术和市场进步”在内的“五要素论”了。可以预期,这肯定不是尽头。这种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或不同经济理论家手中,形式多有变动,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其坚持价值源泉多元化的观点是始终如一的。

实践证明,与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的要素价值论,符合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论总是把各时代最新的或最先进的生产力动因提到价值源泉之首,最初是土地和劳动,然后是资本,再后是经营管理,现今则是科学技术。该理论认同在价值创造中总是有最先进的某种要素在起引领作用,但这个最先进的要素是什么,该理论确认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而变化。还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效用论和要素论认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之一,但否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它同劳动价值论真正区别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