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李党生:亚太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如何炼成的(4)

2017-07-12 09:16:2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在李党生看来,科学编辑不是简单地联系专家进行同行评议,而是监督同行评议的过程。“最安全的做法是不管评价合不合理,只要一个评审说不行,你就不让(文章)通过。这对编辑来说是最简单的,但对作者来说可能有时是冤枉的。”李党生说。

“作者在评审中处于弱势,如果科学编辑对科学内容的把握非常精准到位的话,通过你的努力,能保护作者在这过程中的权益,好的东西不至于被埋没了。”李党生在Cell工作期间形成了这样的工作观,并将之带到《细胞研究》的编辑部,使其成为共识。

在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愈发加速的今天,中国生物学家的身影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是各大国际期刊中。李党生说,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细胞研究》已不仅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个他们能够“说话”的重要话语权平台,好的科研成果能最大程度地展示出来。

在《细胞研究》工作11年,李党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与《细胞研究》之间的故事。

起初,张辰宇发现了一个颠覆常识的现象,但投稿国外知名刊物时遇阻,继而转投给《细胞研究》并顺利发表,成为《细胞研究》迄今发表的文章中单篇引用量最高的论文。

故事没有因此结束,张辰宇同一领域的另一项重要研究仍因为结果太过新意,最终被国外知名刊物退稿。《细胞研究》再一次成为张辰宇的选择。但曲折还在继续,这项研究起初因有国外学者无法重复而遭受争议。几经波折,这一实验最终被其他国外实验室所重复,相关文章发表在《细胞研究》。

“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试想如果连我们自己的期刊都不愿意承担适度的风险,那怎么能为我国科学家在最新的科研领域和国际同行竞争提供话语权的保障呢?”李党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