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李党生:亚太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如何炼成的(3)

2017-07-12 09:16:2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基线”虽类似跳高的横竿,但毕竟不是肉眼可见般可测量。“我们的基线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的成分,是模糊的一条线,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楚。”李党生说。也正因为“基线”的模糊性,“加急”稿的质量若徘徊在“基线”上下,或是只高一点点,《细胞研究》的特殊通道就未必打开了。

有了“基线”的对照,当特殊情况出现时,特殊通道得以有保障地为科学家开放。李党生回忆,在去年的《细胞研究》上,有一篇稿件从收到至决定接收只花费4天,至在线发表只用了10天,创下了《细胞研究》的记录。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是奥地利一位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论文经Nature审核后被要求修改,但修改版遭到了退稿。考虑到竞争的激烈,奥地利学者将论文和审稿意见转投给《细胞研究》,得以顺利发表。而其竞争对手的文章晚了20天发表于Nature Medicine

“我们当时评估了他的工作、Nature的评审意见和他在修改中对评审意见的回答,我们认为他基本上满足了评审专家提出的要求。个别地方有点歧义,属于见仁见智。”李党生说:“我们的要求毕竟没有Nature那么高,对我们来说,这不构成文章接收障碍,所以最后根据我们的意见做些小改就接收了。”

科学编辑的角色

如果不做科学编辑,李党生可能会搭起自己的实验室做研究。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出身,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当博士后,但就在一次机缘巧合的应聘中,李党生成为了国际期刊Cell的科学编辑。

事后证明,一个传统生物学者的培养路径,给了李党生在履行科学编辑一职时诸多帮助。

尽管只在Cell工作了不到两年,Cell主编给予科学编辑的自主性让李党生印象很深,这让他体会到科学编辑的真正价值所在。

同行评议并非能杜绝不公正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同行评议时,作者的名字是公开的。这样一来,比起已有科学声誉的“大佬”科学家,事业刚起步的年轻科学家没有那么容易得到评审的信任,“该卖20块钱的东西就是卖不出去,要降价到10块才能卖得出去”。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不公平现象还隐晦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