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GGV李宏玮:活下来就有希望,不胜不归

2017-07-11 22:02:44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如果有一份风险测评表,GGV纪源资本应该是属于稳健型投资者。在风投的世界里,这类性格的投资者是少数派。他们对于风口并不排斥,但又很少投资于你所看见的风口。他们经常游走于中美之间,对于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技术保持极大的冷静。

GGV有6位管理合伙人。李宏玮是其中的一位,但凡有关于全球投资人的排名,她几乎都会是女性投资人的前几名。

在风险投资领域里从业女性人数要远比男性少,2005年,李宏玮加入GGV,在中国做了12年投资。她阐述自己的投资心得是“不胜不归”。

刚刚宣布融资的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GGV参与了本轮投资,这是李宏玮主导的一个项目,对此她做了六个月尽职调查。在此之前,她看完了美国几乎所有的无人驾驶初创团队。她看到国内一些投资人去美国寻找投资时,经常是在西岸看看就投了,“投到真正好的跨境项目需要时间”,“很多年后,你会发现不是进入的时点重要,而是剩者为王。”

近日,李宏玮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她非常坦诚地回答了热点问题,并且首次系统阐述了GGV的投资风格。

“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都会往深度学习走”

第一财经:GGV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整体布局思路是?

李宏玮:我们在三大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是跟智能出行相关的,这里面有几个布局:首先是电动化,我们投了小牛电动,immotor,围绕出行半径在看,不同的半径会有不同的投资布局。第二是智能驾驶,我们会看基础设施的东西,比如底层的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还有无人机,这些领域,我们希望能够对出行进行颠覆。

第二个板块是机器人,包括家用、服务以及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五年,中国将会是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采购国。

第三个板块是AI的产品化,采集行业数据,用更多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使得流程更加智能化,取代人工流程。

第一财经:智能出行方面,你们刚刚投资了美国的drive.ai,这是第一次投资无人车项目吗?投资过程是怎么样的?

李宏玮:无人驾驶领域我们已经关注了两三年,去年年初通用收购了Cruise(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两年半前我们就和Cruise谈过,当时他们本来想做融资的,谁知道后来通用开出了10亿美元的价格,把它收购了。那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Cruise能否取代Uber,Uber的商业模式并不是颠覆性的,只是在做信息匹配,而Cruise的技术理念是连人工都不需要。这个点给了我们启发。

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关注无人驾驶领域,在美国几乎见过所有的无人驾驶相关的企业,在中国也见过很多。这个板块的投资难度是很大的,在年初和drive见过面后,各方面的尽职调查做了6个月时间,我们需要时间去理解整条生态链。最后看下来,还是觉得drive.ai的机会最大,就决定投资它。

第一财经:跟中国的同行相比,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李宏玮:是技术路线。drive.ai主要的技术路线是用深度学习的方式,降低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的方案都是取决于传感器的配套,所以它们的造价很高。

用深度学习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就是,比如一条没有走过的路线,就不用去采集很多年的路况数据,让机器学习了这个场景的规则后,就知道该怎么走了。我觉得以后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都会往深度学习去走,这样做效率是最高的。

第一财经吴恩达从百度离职后创立的deeplearning项目就是做深度学习,GGV为什么没有投?

李宏玮:drive团队里很多人是吴恩达的学生,名师固然重要,但对于投资来说,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成熟度等等。吴恩达的项目暂时还没有商业化的考虑,更多的是一个研发路径。

第一财经:如何评价中美在无人驾驶上的技术水平差异?

李宏玮:中美差距不大,中国在场景化、市场化方面做得更好,美国偏向于轻硬件、重软件算法的技术路线。

第一财经:但是你们并没有在中国投相关的项目。

李宏玮:我们在跟进,我们希望找到的团队综合能力是比较强的,需要有场景化的能力,也需要有软件的能力、算法的能力。

“不害怕巨头”

第一财经:在类似无人驾驶这种深度技术的投资中,当初创公司跟巨头有碰撞的时候,你们还会选择这个初创公司吗?

李宏玮:很多巨头自己去研发的一些事情,成功率其实是不高的。因为大公司有自己固有的基因,新的商业模式是跨基因的,各方面都要作出调整。比如Facebook从PC端转到移动端,用了至少五六年时间。

作为风投,我们不害怕巨头要做的事情。巨头经常是在培育一堆牛人,交一堆学费。学费交完了之后能不能出成果,取决于是否能留住这些人才。Google做自动驾驶9年之后,把这块业务独立出去了,回头去看,如果这个业务还留在Google的体系里,很多人可能都会离开去创业了,大家需要看到切实的收益。

碰到巨头之后,我们会小心翼翼,看看哪些商业模式是开放的,哪些商业模式是封闭式的。

第一财经:中国巨头的能量是不是更大一些?百度此前公布了AI的开发计划,也宣布了和众多汽车厂商的合作。

李宏玮:中国很多车厂是比较传统的,主要的核心能力还是在生产汽车,很多合资厂商的技术研发中心也不在国内,所以他们很难跟一个开放平台去合作。如果他们选择用百度的开放系统,就需要一个整合方,不仅仅是软件的整合,还有硬件方案,这些不是车厂的优势。采集的数据怎么分析,怎么用,这又涉及运营的问题,车厂到今天为止还不是互联网化的,很难去做这个运营。

除非中国的车厂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它的互联网部门都可以做后续的研发、整合、分析,不然只有开放的系统是不足够的。

从百度方面看,系统也需要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去训练数据,厂商会把这些场景开放给百度去学习吗?

第一财经:如果你口袋里有足够多的钱,会投资乐视汽车吗?

李宏玮:我没有办法回答,因为我没有见过贾跃亭,也没有听过他对乐视汽车的计划。在中国做电动整车,我觉得是有市场的,但是不是乐视汽车,我没有办法判断。

第一财经:如果在中国你要选择投资一家电动整车,你会着重看哪些方面?

李宏玮:现在电动整车不是技术难点,我会考虑这几个问题,第一是车的定位;第二是用户的定位;第三,怎么说服消费者你是安全的;第四,买完之后如何维护的问题。电动整车的复杂点在后面,并不是技术。

第一财经:新能源汽车、无人车,真会颠覆现在的汽车产业链吗?

李宏玮:它的颠覆会从小场景开始。要有大的颠覆,难点是法律法规,道路可能也要改造,感性的人和理性的无人车怎么兼容,这些问题。

第一财经如果出现颠覆的话,是京东这种很有场景化的公司比较有机会,还是Uber这种公司,还有传统汽车厂商?

李宏玮:我觉得是京东这种有场景的公司。对于车厂来说,可能还需要时间等待,要建立和用户之间的信任。

“共享单车,阿里和腾讯不会只站一队”

第一财经GGV在中国投资十多年,一些风口你们跟了,比如社交、视频直播、垂直电商,一些风口没有跟,比如充电宝,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李宏玮:我们在意的是用户和行业趋势性的变化和方向,2C我们希望投到用户衣食住行在新互联网生活里的需求和变化,2B我们关注的是新产品、服务、技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流程变化。对于变革性技术,我们希望能有前瞻性的见解,扶持新产品和新体验。

17年下来,我们认为中国最大的风口是:制造转IT、IT互联网化、互联网进化行业、移动内容、服务互联网化,下一站是数据行业智能化、自动化。

第一财经您本人如何看待风口型投资?

李宏玮:投资是个长线活,重点在于抓住大风口/趋势,小风口只是投机行为。在风口上的企业众目睽睽,对创业者挑战极大。创业容易,守业难,很多年后,创业者会发现不是进入的时点重要而是剩者为王,走到最后才是赢者。Google、腾讯、阿里,这些公司都不是因为踩到了风口才成长起来的。

第一财经共享单车GGV也投了,现在阿里和腾讯分别站队,对于其他单车的投资人来说,这是否不是一个好消息?

李宏玮:可以想象,阿里和腾讯不会只站一队。

第一财经:GGV是否愿意成为BAT任何一家的同盟军?

李宏玮:我们这17年里跟很多基金合作过,超过200家吧。我们还是更在意案子的质量,投资组合固然重要,但这还是其次。

“要清楚你现在正在承担什么风险”

第一财经:GGV在跨境投资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宏玮:跨境投资很难,GGV已经做了17年。投到真正好的跨境项目需要时间,我们要用同样标杆比较中国、美国的企业。我们对中美项目的评估标准是一致的,尤其在前沿科技这个板块里面。

很多做跨境投资的基金,是美国团队看美国案子,中国团队看中国案子,分享是不够的。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同样的人看两边。资本的国际化已经开始了,从融资到后续的收购兼并,能促成交易的投资者,就可以站在这个风口。这也是GGV常做的事情,经常在两边找融资。

第一财经有哪些坑?

李宏玮:很多投资人90%的时间是在中国,然后就是偶尔在美国西部看了一个项目,就去投资了,我觉得要看全局,要看竞争状况。我基本上一年出差美国有10次以上,每次去美国都待一两周甚至更长,都是在看项目。

第一财经:GGV平均尽职调查的时间有多长?

李宏玮:各个阶段的基金不一样,早期基金主要是投人,两到三周就可以完成尽职调查。成长期的项目,我们需要看更长时间,如果它的技术不成熟,我们可能会等下一轮。我之前有一个案子在美国,投之前接触了三年,是一家做冷链技术的公司。他们的研发路径很长,花了大概6年的时间。

第一财经:三年之后会不会发现它的估值非常高了?

李宏玮:三年前投跟今天投,其实今天投的性价比会更好,因为三年前它在研发阶段,而今天才能看到市场。

第一财经:所以商业化不是特别明朗的时候,你们会多看一段时间?

李宏玮:在投资的时候,我们要很清楚承担的风险是什么。这个项目在三年前,我不希望去承担它的研发、技术风险。而现在投进去,我承担的只是市场的风险,它已经过了技术风险,也过了产品化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我们可以承担的。当然,有一些技术,比如AI,我们会愿意承担一部分技术风险。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胡军华
首页上一页...2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