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新发审委即将上线 注册制近了还是远了?(3)

2017-07-09 21:37:3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监会逐步下放实质审核权,专注形式审核,关注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备性、一致性,证监会不对企业好坏做实质判断;二是增加交易所的实权,证监会不再干预发行人的上市板块选择,交给发行人与交易所自行协商决定,发行人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选择上市板块,交易所根据板块定位及对企业的核实了解,最终决定是否接受企业上市。

“虽然注册制尚未实施,但是需要看到,IPO机制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过去审核就是‘选美’,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证监会代替投资者审核公司优劣,对企业成长性、业绩好坏做出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董登新说,但是现在证监会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审查,在IPO审核时更关注申报材料的合规、完整,是否有造假。

黄建中表示,创业板推出时定位于支持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上市,但是这么多年来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去年创业板规则修改之后,也在弱化对企业业绩成长的要求。“两个发审委合并,统一的不是上市财务门槛,统一的是审核理念、审核方法,而注重企业规范、弱化财务要求也是向注册制过渡的大势所趋。”他告诉记者,至于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投资银行和投资者会自行把握,而对于明显不符合上市财务门槛的企业,投行们在向证监会保荐前就已经有筛选了。

合并升级继续履职

发审制度短期将继续存在,但是多年来存在的制度漏洞却不能放任不理。

新股发行审批制下,发审委员可谓“位高权重”,直接掌控IPO成败的生杀大权。多年来与发审有关的腐败案件接连不断,从2005年到证监会发审委助理调研员“王小石受贿案”,到今年年初披露的前发审委员“冯小树非法牟利2.48亿案”,都显示对权力予以更严格的规制刻不容缓。

去年9月,证监会对《发审委办法》进行过一轮修订,主要是调整主板和创业板发审委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来自证监会的委员人数,增加来自证监会以外的专家人数。同时,将创业板发审委员总人数从35人调整为25人,其中主要调减兼职委员人数。精简发审委、调整委员结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审核效率,降低寻租空间。

证监会上周公布的规则修改计划更加全面。选聘委员环节,增加面试和考察环节。据高莉介绍,在原有委员所在单位推荐和相关行业协会推荐、委员候选人公示、通过会议方式确定委员候选人名单等制度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设立发审委遴选委员会,增加面试和考察环节按照依法、公开、择优的原则选聘发审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