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玻璃门”,农民工养老无解

2017-07-06 09:19:2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迈过了50岁的门槛后,万荣觉得必须考虑养老的问题了。

今天春节回四川过年时,万荣把她和丈夫老陈的“新农保”交了。她选择每年交100元,据村里人说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到80多元的养老金。

对于万荣来说,虽然每个月80元比没有好,但绝对不够养老。她后悔的一件事是前两年有亲戚告诉她,社保局允许补缴5万元就可以加入城里的养老保险,但她当时觉得贵,没舍得交。

截至2016年底,像万荣这样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已经超过5400万人了。长期研究农民工问题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章铮表示,面对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新增农民工以高龄为主的现实,政策应该考虑给他们一定的养老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养老问题是无解的:不允许加入,农民工将老无所依;允许加入,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承受。

她建议,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建立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低义务低保障”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用来解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养老问题。

农民工参保的“玻璃门”

从制度设计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即一个人只要愿意参保,都可以找到适合他的制度。

政策规定,农民工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新农保。然而,不同制度的保障水平差别是非常大的。大量农民工的真实境况与制度设计的美好场景之间仿佛隔着一扇“玻璃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看得到够不着,新农保保障水平太低又不足以养老。

章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农民工当中,养老问题最难解决的,是那些现已步入中年(40岁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包括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面对着养老方式从“养儿防老”向养老保险的转换,他们陷入了“养老保险靠不着、养儿防老靠不住”的两难困境中。

2013年以来,我国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十二五期间的2010年到2015年,50岁以上农民工从3125万人急剧增加近60%到496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