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划重点”:金改深化 铺垫“穿透式监管”

2017-07-05 09:09: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7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全文162页,涵盖了8章内容,包括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中国经济金融运行、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宏观审慎。

2016年对中国而言挑战重重。外部而言,国际金融经济环境挑战不断——英国脱欧、各国民粹主义盛行、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内部来看,人民币汇改在挑战中前行,中国的去杠杆进程也持续推进,市场利率不断攀升。尽管如此,中国在金融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资管行业规范、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仍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主要任务与挑战中,央行《报告》也显示,大资管行业的“穿透式监管”、应对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率、推进人民币汇改等是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

“从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差异入手,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分类统一标准规制,逐步消除套利空间;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控制杠杆水平;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非标’业务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提供根本基础。”《报告》称。

“未来,去杠杆最好不要是‘钱荒式’地、疾风暴雨式地去杠杆。去杠杆一定要长期把市场顶住,不松不紧,慢慢把杠杆去掉,如今央行也是持有这种态度。因为就国际经验来看,疾风暴雨式的去杠杆导致的结果就是加杠杆,因为最后金融系统出现崩盘迹象,央行就不得不注入流动性。”德国商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周浩4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穿透式监管”逐步形成

过去几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其和银行的表外业务联系紧密,潜在的期限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受到关注。

近年来,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迅速扩表,并纷纷借道表外,委外业务的规模也不断扩容,但同时投资的杠杆率也不断上升,资金池风险加剧,监管层对底层资产的彻查难度也与日剧增。在这一背景下,一旦遇到市场冲击,很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方面,短期资金成本低,银行借短贷长,期限错配风险加剧;由于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仅为25%,并且不计提风险拨备、不占用授信规模,杠杆放大。

《报告》提及,2012年下半年以来,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各类机构之间的跨行业资产管理合作日益密切,中国步入“大资管时代”。

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对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改进金融机构经营模式、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规则差异、产品嵌套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除了央行牵头的宏观审慎评估(MPA)在宏观层面把关,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银行业从今年3月迎来微观层面的监管风暴。银监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例如,银监会4月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治理。“不当交易”方面,着重检查的业务包括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同业业务方面,银行要自查是否对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实施了穿透管理至基础资产,是否存在多层嵌套难以穿透到基础资产的情况。同业融资中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金融资产是否符合规定;卖出回购方是否存在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转出资产负债表等行为。

《报告》也表示,各项工作旨在为“穿透式监管”奠定基础,“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非标’业务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提供根本基础。”

高杠杆率仍存金融风险

中国非金融企业的高负债率向来是国内外机构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报告》提及,从国内看,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区域和行业走势持续分化,挑战和风险不容低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一些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存在隐患,热点城市高房价和部分三、四线城市高库存并存,金融产品创新无序发展等风险值得关注,一些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为应对上述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成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降杠杆的总体思路、原则、具体途径以及政策环境与配套措施。

自《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发布以来,市场化债转股取得明显进展。《报告》提及,从已签约项目看,市场化债转股能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起到了去杠杆、降成本、促进企业改组改制、优化融资结构等作用。下一步,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完善制度设计,落实配套政策,为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取得实效。

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债务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因此要对症下药。此前就有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相比于大家口中的“中国企业过去都在加杠杆”,其实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在过去的16年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呈现出了显著的、整体性的“去杠杆”趋势,负债率的上升可能只集中在一小部分企业上。

研究数据显示,负债最多的五百家企业的负债总额占到34.5万家企业负债总额的1/4,而负债最多的两千家企业占到了将近一半; 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中负债最多的50个企业的总负债高达11万亿,占当年所有上市公司负债总额的54%。从2008年以来,这50家企业每年新增贷款总额愈1万亿,平均每家每年新增200亿。

2008年之后,国有工业企业整体的负债率从56%上升到62%。而私营部门却在加速地去杠杆,私营工业企业的整体平均负债率从58%降到52%。分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更低,但是负债率却在上升。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对于央行而言,人民币汇改始终是一个持续性的任务,汇率和汇改问题也成了《报告》的一大亮点。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完善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前一天收盘价;2015年12月11日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2016年2月份以来,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2月份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24小时调整为15小时,避免了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中间价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汇率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在稳定汇率预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为了避免海外波动对外汇市场造成的“羊群效应”,央行也在今年5月表示将引入逆周期因子,这也成为了人民币中间价的新变量。

对于2016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及相关风险,《报告》提及,2016年的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跨境资本流出的压力有所缓和;二是企业外币负债去杠杆取得较大进展;三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但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

“随着各项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因素将进一步被夯实,人民币汇率在弹性增强的同时,将更加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报告》称。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林洁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