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划重点”:金改深化 铺垫“穿透式监管”(2)

2017-07-05 09:09: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报告》提及,2012年下半年以来,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各类机构之间的跨行业资产管理合作日益密切,中国步入“大资管时代”。

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对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改进金融机构经营模式、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规则差异、产品嵌套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除了央行牵头的宏观审慎评估(MPA)在宏观层面把关,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银行业从今年3月迎来微观层面的监管风暴。银监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例如,银监会4月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治理。“不当交易”方面,着重检查的业务包括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同业业务方面,银行要自查是否对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实施了穿透管理至基础资产,是否存在多层嵌套难以穿透到基础资产的情况。同业融资中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金融资产是否符合规定;卖出回购方是否存在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转出资产负债表等行为。

《报告》也表示,各项工作旨在为“穿透式监管”奠定基础,“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非标’业务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提供根本基础。”

高杠杆率仍存金融风险

中国非金融企业的高负债率向来是国内外机构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报告》提及,从国内看,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区域和行业走势持续分化,挑战和风险不容低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一些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存在隐患,热点城市高房价和部分三、四线城市高库存并存,金融产品创新无序发展等风险值得关注,一些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为应对上述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成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降杠杆的总体思路、原则、具体途径以及政策环境与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