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中国风险之辩:最大的风险是什么?(2)

2017-06-28 12:02: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换句话说,上面第一点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遭到储户挤兑的风险,第二点大大降低货币市场出现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挤兑的风险。历史上大多数金融危机都属于第一种挤兑,而雷曼危机,或者说“明斯基时刻”,则属于第二种。中国金融体系转轨的特征,帮助降低了这两种挤兑的风险。

第三,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中国虽然总债务不低,但纯粹的私人部门债务并不高。民营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加起来,不到总债务的40%。许多国际机构都对中国的企业债务表示了担忧。中国企业债务的确很高,但其中民营企业债务只有35%左右。换言之,中国的大部分债务, 都在广义的国有体系内(政府加国企)发生,这就给了政府很大的空间腾挪债务。比如说,几年前一些机构分析了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现金流,认为其不足以覆盖利息支出,因此预测一场地方债务危机即将来临。但之后中国政府通过地方债置换,化解了这场风险,其本质就是将地方政府债务转变为中央政府债务。这个过程中,政府腾挪债务的能力,以及对银行体系的把控,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在一个西方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除了转轨之外,经济发展对于避免危机也居功至伟。中国之所以可以化解本世纪初的坏账风险,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之后几年的高速增长。同时,这么多年以来,关于房地产风险的预警虽然一直不绝于耳,却每每落空,最大的原因也是收入的增长。甚至今天上海的房价是不是泡沫,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未来的收入增长速度。而且,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也为投资提供了空间。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能够避免硬着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资保持了很高的增速。2016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011年的两倍,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投资增速,原因在于过去的资本存量很低,未来应该不可能重复这样的投资增速了。

除了转轨和发展之外,政策制定者相对务实的态度,也帮助避免了危机的出现。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人民币问题上没有固守“不可能三角”的教条;在清理融资平台的过程中,面对即将出现的“财政悬崖”的风险,也能很快进行调整。就在最近这一轮去杠杆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就明显对两类杠杆有所区分。一类是实体经济的杠杆,另一类是金融体系内部的杠杆。去杠杆的重点在于后者,而对于前者则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类杠杆有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