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中国风险之辩: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2017-06-28 12:02: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穆迪最近下调了中国的主权评级,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意外。毋庸讳言,全球金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感到悲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泛泛的说中国经济中金融风险或者泡沫很大,未来有爆发危机的可能,这种说法虽然没错,但意义有限。毕竟没有人可以说,中国永远不会发生金融危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肯定是在上升的。但更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在过去7、8年里,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测,大多数都落空了。当然,悲观的预测者总是可以说是因为时机未到。但是,这背后也许有更复杂的原因。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没有如很多人所预测的那样出现危机。第二,中国经济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由中国经济最本质的两个特点,也就是转轨和发展所决定的。转轨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是从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转轨。讨论金融危机或者债务危机的时候,不要忘记一点。在计划经济下,是不存在金融危机或者债务危机的。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根本不需要金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一家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计划经济下也不存在债务问题,就像当时的领导人所说的,“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一个转轨国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确有其制度和历史根源。具体来说,

首先,和市场经济已经存在上百年的国家不同,时至今日,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然是以国有为主体,所以储户相信银行背后有政府的背书,对于银行体系的信心很强。例如本世纪初的时候,当时中国银行体系的坏账率可能已经达到40%,但并未出现大规模银行挤兑的情况,这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就算是过去几年,就在市场对中国银行体系的坏账率最悲观的时候,国内储户对于银行的信心仍然是很高的。

第二,也正是因为银行体系以国有为主,使得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控制力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虽然中国银行业的法人机构有4000家以上,但光是四大国有银行加上国开行,就占到银行总资产的40%左右。这就使得政府对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也有很强的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