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上海迪士尼首个财年有望盈亏平衡(2)

2017-06-15 20:01:4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5月中旬就达到1000万游客量,我们要感谢中国游客对迪士尼的厚爱,迪士尼度假区的游客中有很多是回头客,游客中有50%以上是来自上海以外的客人。”郭伟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也就意味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来自全球的游客。

此前,迪士尼已经在美国、法国、日本开设了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相比较其他乐园而言,业绩如何呢?

“其实很难去比较,不同的市场情况都不一样,值得骄傲的是,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上海迪士尼是我们全球成长最快的主题乐园之一,最自豪的是不仅是成长速度,还有成长方式,对于上海迪士尼目前取得的成绩,我们很欣慰。”郭伟诚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

迪士尼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幕以来,已有超过100万只毛绒玩具被游客带回家;已售出13万个“梦想开幕”系列毛绒玩具,如果将其首尾相连,累计高度将相当于62座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已售出17万只气球,足以吊起一幢房子;售出15吨太妃糖,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包装食品。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每天售出超过5吨米饭,开幕至今已售出的米饭总重量相当于55头亚洲象的重量。开幕以来,游客与演职人员已交换超过100万枚迪士尼交换徽章。

本土化挑战与融合

“对于迪士尼而言,开设新项目,首当其冲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者习惯。中西方文化毕竟有差异,即便是在中国,各个地区的消费喜好、饮食习惯等也都不同,有很多产业在中国市场都是区域化鲜明特点的,上海迪士尼的游客中有50%以上是来自上海以外的客人,这就意味着其在做好本土化和协调各地差异化之间要下足功夫。这并不容易。”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挑战和意料之外的事情总是有的,对我们而言,重中之重是不断地了解游客的反馈。比较令人人欣慰的是,迪士尼乐园此前有进入新兴市场的经验,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整体情况也有初步的了解,我们也不断收集游客的真实反馈。”郭伟诚说。

然而,要真正做到本土化并不简单,除了硬件设计方面的建设,还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将中国的艺术融入其中,这让迪士尼的工作人员耗费了很大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