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从2008到2017,中国影子银行是这样发展起来的(2)

2017-06-07 08:52: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008年起,四大国有银行成为了信用扩张的主力,其中长期贷款增速高达66%,中小银行则相对稳定。

钱军等的研究发现,由于存款市场非常本地化,大部分中小银行的经营在一定区域内;相比之下,四大行在全国都有布局,但分布的密度因区域而异。他也发现,受到四大行竞争影响最大的中小银行,可能因更多存款流失而发行更多理财产品,来自中国银行的竞争比其他三大行更重要。2008年后,四大行贷款放量,中国银行尤甚。

钱军还指出,理财产品的展期风险、投资标的和理财资金之间的期限错配,给个别银行甚至整个市场都增添了流动性压力,其表现在新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发行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的表现,以及信贷极速紧缩对上市银行股价的不利影响等方面。

2013、2016年“钱荒”的异同

近几年来,有两个事件仍令业界记忆深刻。一个是2013年的“钱荒”,另一个则是2016年四季度因去杠杆导致资金面收紧所造成的债市巨震。这两大事件背后,都与银行的理财产品息息相关,2013年的导火索是非标,而2016年则是委外和债券。

2013年的“钱荒”要一直追溯倒2009年。当时的刺激政策推出后,宏观调控有所收紧,表内业务监管加强。此外,2011年年末开始新一轮货币宽松,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利率市场化改革预期等,银行向实体经济放贷的积极性不高。

在此背景下,银行纷纷借道表外,通过理财、同业业务等投资信托资管等非标资产绕开监管,大量注入信贷受限的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等以获取高额利润,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大幅扩张。

然而问题在于,短期资金成本低,银行借短贷长,期限错配风险加剧;由于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仅为25%,并且不计提风险拨备、不占用授信规模,杠杆放大。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信托资产余额同比增速从28.4%增至70.7%,信托资产余额增加153%。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业在2012年增长26.4%,买入返售资产增长55.2%,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达15.1%,上升1.8个点。

银行通过资金出表可以继续向客户放贷,而且还不会影响表内贷款的规模:银行安排信托公司为融资企业打包一项贷款,然后通过理财基金买入这笔贷款。

2011年年中,银监会叫停通过理财产品资金购买贷款类信托产品的行为。但很快银行又想出了一项应对措施。理财产品不直接购买信托产品,而是购买信托产品的衍生品,也就是享受信托的经济收益(收益权),但不控制标的信托产品。理财产品并不直接从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而是从第三方公司购买信托受益权(即从信托产品获得收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