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深藏在大型商业银行内部的普惠金融基因——再读《钱商》(4)

2017-05-25 16:08:2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具有显而易见的公共属性。商业银行承担了社会资源配置职能,影响千千万万个存款人或者贷款人的利益调整。但以资产负债错配和法定高杠杆的方式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也放大了风险并有可能危及整个经济运行。其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活动将所有性质迥异的事物化为同一可计算的量,最直接最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价值平等的诉求。伴随着一切特性和价值的货币化,金融开始对社会经济产生制约和控制,金融活动已经内置于整个社会体系内部。任何社会经济主体,无论是否参与金融活动,都要受到金融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以经济主体自身的感受为标准,而是直接以社会财富象征和社会效用变动的形式呈现,并为此做出反应。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价值认知,《钱商》中的银行创始人定下一条规矩:“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必须带头认购、销售本州小城市发行的公债。这项业务无厚利可图,但也不会赔本亏损。不过,这是一项造福公众的意义重大的服务项目,同时又能把这些小城市居民在本行的存款还一部分给这些城市。”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的创始人把这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道义责任,银行副总裁亚利克斯则深谋远虑地把这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现实中,在小说故事发生时间的30多年之后,美国出台了强制要求银行履行社区义务的《社区再投资法》。

这与其说是外部强制要求,毋宁说是对大型银行公共属性和独立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发现。大型银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动力其实源于银行自身的深层次基因,这是大型银行作为独立主体追求永续生存、分散风险、稳健运营的内在选择。在银行业漫长的发展史上,有很多银行倒闭,但很少有一家大型银行因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陷入困境。相反,《钱商》中的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之所以最终挺过了超国公司的冲击,恰恰也是得益于其经营多年的良好客户关系和坚实社区基础。

四、中国需要更多名副其实的“钱商”

过去几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按照“三个不低于”的要求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三农、保障房、金融扶贫等普惠金融性质领域的贷款投放不断加大,金融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供给明显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满足“三个不低于”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个最大的困难在于,正如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那样,各家银行内部对于如何分配金融资源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将资金投放于收益率更高的大客户,还是将资金放给成本高、收益薄的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