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这个平台成了中国企业“出海”利器,但人才仍是短板

2017-05-16 15:14:0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5日圆满落下帷幕,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举办。可以说,关于“一带一路”的故事和行动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关于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各功能平台的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经验的地方。

比如境外合作区的形式,就对于促进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走出去”作用明显。我国“走出去”企业往往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政策法律、语言文化不熟悉,不适应,也面临着工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配套差、水电路等外部配套条件不足等诸多困难。合作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公共平台,积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为发挥产业集群和投资规模效应效益创造了条件,实现互补协同、共同抵御风险,对推动中资企业“走出去”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在“一带一路”倡导的五通基础上,使得沿线国家的民众收益需要本地产业的发展,而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武常岐教授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创新模式,深化了我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双边务实合作。它为企业搭建起分享国际市场资源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平台,使我国出口可以有效地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同时,境外经贸合作区还能为企业产能输出、缓解国内生产经营成本压力等提供了有效渠道。

(一)境外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首先,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效和高水平的园区管理服务,搭建企业集群式国际化发展平台。合作区建立规范园区管理制度,增强园区团队建设,为入区企业投资运营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优惠政策申请、投融资服务、商业注册、规划设计咨询、物流清关等“一站式”服务,解除了企业后顾之忧。

其次,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节约企业自身基建大量投资,集中精力从事主业经营。合作区主要负责园区“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配套服务用房以及工业厂房“孵化器”等建设,为我国中小企业入驻开展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克服了外部配套条件制约,降低了企业建设成本和难度,缩短了投资周期。

第三,帮助企业“集体出海、抱团取暖”,有效增强了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争取所在国优惠政策。合作区改变了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抱团出海,加强了我国企业对当地政府、社会的整体影响力,提升了话语权,形成了“避风港”,有效抵御了可能面临的政局动荡、社会安全和政策变动等风险。

(二)多形态功能服务平台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虽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但是从各个园区的发展情况和主导产业来看,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多形态的功能服务平台,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市场寻求型。该类型的合作区企业拥有特有的生产技术优势且国内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而合作区的东道国自身市场需求大,且相关生产要素成本较低,有利于中国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企业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以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主。

第二,出口导向型。该类型的合作区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导产业(如纺织服装和家具等行业),园区所在东道国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偏低,产生的贸易摩擦相对较少,也较少受到反倾销反补贴的限制,例如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

第三,资源开发型。该类型的合作区以东道国特有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吸引着中国因资源短缺而发展受阻的企业。中国企业在进入该类合作区时会考量东道国资源禀赋的程度、牵头企业和当地政府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劳动力成本,例如俄罗斯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和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

第四,技术研发型。该类型的合作区为企业提供学习东道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中国企业在该类型园区通过聘用当地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和科技人才,学习和吸收当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从而优化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实力,例如韩国韩中工业园。

(三)产能合作与社会责任

境外经贸合作区契合所在国发展诉求,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空间,有力地推动了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非洲、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并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需求旺盛,国内优势产能转移过去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通过合作区建设,我国建立了有效利用境外矿产、油气、森林、农业等各类资源的渠道,有利于保障海外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合作区立足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力地回击和驳斥一些国际舆论认为我国开展境外资源合作是“掠夺资源”、搞“新殖民主义”的不实之词。

合作区定位于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下游生产加工,增加资源产品附加值、推动东道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把更多利益留在当地,留给当地人民,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履行了社会责任,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形象,巩固和深化我国与相关国家友好关系。合作区为东道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产值和税收收入,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合作区还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赞助修建市政道路,援建校舍、图书馆和体育文化设施,捐助公益基金,组织语言和技能培训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所在国政府和社区民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

(四)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作为未来我国对外开放的统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响应,已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对外投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大力推动发展,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处在工业化进程初期,市场潜力巨大,吸引外资意愿强烈,境外经贸合作区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促进高效、顺畅的区域价值链连接,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利益更加融合。通过产业通,带动道路通、政策通,从根本上促进贸易通、货币通,最终实现民心相通、和谐发展和合作共赢。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中的挑战

(一)部分东道国投资环境欠佳

由于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所选择的东道国主要集中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国内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信用环境等存在一定的缺陷。投资环境欠佳,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带来建设困难。

例如,非洲之所以无法吸引更好的外资,其巨大的政治风险是主要的问题。包括战争风险、违约风险、腐败风险、治安风险、税收和金融风险,这些都成为在非洲建立经贸合作区的障碍。另外,非洲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也给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带来了阻碍,比如缺水、缺电、公路铁路无法满足物流需求等。最后,疾病横行和软实力不足也带来了建设困难。

然而,部分东道国投资环境欠佳也在充分体现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巨大推动和辅助作用。单个企业更难以应付政治风险和制度风险等问题,境外经贸合作区提供了企业走向国际的风险抵御平台。

(二)资金和政策支持仍旧不足

目前,中央财政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补贴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带动直接投资约40亿美元,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国内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是由政府投入,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则完全依靠企业先期投入。目前,中央财政虽对确认的合作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予30%的补贴,但企业仍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短期内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虽然我国企业已形成规模较大的海外资产,但境外资产抵押融资仍存在限制,融资难成为制约合作区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国内的融资渠道不够丰富,企业债券市场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企业无法通过企业债券进行融资。银行贷款仍是主要的融资渠道,但企业的境外投资若想从境内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只能通过其境内投资主体对其增资的方式进行,审批程序复杂,资金运作周期长,难以及时满足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

现在,仍有一些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和运营未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没有形成双方政府框架内的合作机制,因此其投资主体在东道国没有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东道国给予合作区的政策差异较大,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政策稳定性差。

(三)企业海外经营人才短缺

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进行经营时涉及各国法律、汇率、财会制度及各种复杂因素,而企业只有拥有完备的市场分析、营销技巧、法律顾问、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的团队人才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受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外经营和管理人才的短缺。

例如,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的企业需要熟悉印尼《投资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印尼风俗习惯,掌握印尼当地方言以及熟悉印尼的企业制度等,这就需要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但是,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进入园区的企业更多选择到当地边摸索边学习,在建设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海外经营人才,导致合作区在建设前期就会碰到很多没办法处理的问题。

(四)合作区产业定位有待明确

合作区入区企业的来源地和性质多元化,企业之间没有属权关系,牵头企业在组织管理、调控服务方面需要与各个企业逐步磨合。合作区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难以实现园区产业与当地资源、商务条件的匹配。除少数专业化园区外,一些合作区对于产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规划不明确,同时还存在对于合作区定位过高、产业选择过杂的现象。

例如一些合作区的规划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制造、商贸、物流、服务、休闲等一体化的综合性区域,产业选择范围涵盖很多行业。这种规划往往会忽视东道国的国情和需要,降低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利于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进而影响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区的建设方式是一次性投入,再逐步招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牵头企业在规划建设时有可能导致开发规模过大和一次性投入过多,将来一旦东道国国内投资环境恶化或是既定投资计划在东道国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企业损失会很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等沉没成本较高,园区定位不准确会给双方带来严重损失。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政策和企业运营建议

(一)统筹规划布局

从一带一路的宏观战略到经贸合作区的微观运营,需要做好“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应在政府引导下,进行战略性的布局规划,避免在同一国家或区域建设多个类型相似、产业相近园区而引起的在招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同时也能充分体现我国产业衔接、产能互补的推进理念。应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并密切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合作区在布局上应以产业衔接、产能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建设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纽带,使合作区与东道国之间、各合作区之间能够既相互促进、又能保持稳定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合理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区,建立科学的产业布局。

统筹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诉求、合作意愿、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产业基础条件等,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所在国比较优势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重点国别和主导产业,引导园区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二)解决融资和提供政策机制支持

建议国家以合作区为试点,创新海外融资方式,扩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海外融资难题。可以考虑以国家确认的合作区资产为抵押,企业以境外资产、股权、矿业开采权、土地等作抵押,开展“外保外贷”“外保内贷”试点,探索盘活我国海外资产的渠道。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开设海外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本地化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为入区企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统筹利用好援外资金、亚投行资金、丝路基金等,适度向合作区建设必需的水电路等外部配套设施建设倾斜。

探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借鉴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协调委员会等经验,建立针对合作区的政府磋商机构,形成政府协调长效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重点推进政府保障机制建设,包括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双边合作区协定等,为合作区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在政策和机制方面,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合作区的引导、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完善境外合作区国别和产业指引、合作区服务指南、境外投资指南、商业环境预警、招商推介等工作。加强引导合作区科学、合理制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避免盲目投资。扩大政策性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覆盖面,加强优惠力度,有效规避合作区建设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促进、加强和监督合作区的风险防范工作,着力境外商务纠纷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政府和企业联手,国内国外、事前事后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三)企业推进建立成熟商业模式

在企业层面,要研究建立成熟商业模式。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经营牵涉面广,涉及利益群体多,对企业海外经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区实施企业应进一步探索合作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加强与区内企业的协调,通过商业地产开发、产业链建设、服务增值等多种方式,拓宽园区开发的业务领域,逐步建立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促进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其海外竞争力,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协调力度,增强对东道国本地就业、产业带动和辐射等作用。

合作区企业要重视本土化工作,可以与当地企业或者在当地有多年经营经验的成功企业合作,雇佣当地的人才,与当地政府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区企业的成功经营离不开本地的支持和帮助。

(四)重视海外经营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中国企业想要真正“走出去”,就需要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技能,了解东道国国内情况,又具备海外经营素质的人才。国内企业缺乏这样的人才,而且境外经贸合作区大都位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更加微弱。所以,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海外经营人才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和合作区的顺利运营都至关重要。(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编辑:杨小刚
首页上页...4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