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专访巴曙松:全球“小周期共振”为中国“去杠杆”创造时间窗口(3)

2017-05-16 11:40:1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第一财经:当前中美央行都在加息、“缩表”,有机构人士提出,美国的加息和缩表是趋势性的,中国则更多地是利用小周期复苏的契机挤泡沫、强监管、降风险、去杠杆。另外,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减税潮”,各国都希望借助财税政策增强本土制造业和整体经济竞争力。这些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有何影响?

巴曙松:当前全球小周期共振为中国挤泡沫和去杠杆创造了适宜的时间窗口。2016年年中以来,全球迎来小周期共振,此前持续疲软的美国企业投资增速回升,欧日扩张动能更高于美国,巴西等大宗出口国经济也从低谷企稳回升。小周期共振对中国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两点,一是外需复苏带动出口回升,2017年1季度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较2016年同期回升了1.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稳增长的压力;二是汇率压力阶段性的减轻,当前欧日和新兴经济体复苏动能都强于美国,这使得虽然美联储在3月已加息一次、6月大概率还会再加息,但美元走势已经阶段性偏弱。当然,美元加息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短期内上述积极因素可以使得中国可以将政策重心转向去杠杆及化解金融风险上。

美联储趋势性的加息和缩表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的潜在压力。美国正迎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复苏,就业市场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出缺口正在收敛,接下来预计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应该说确定性是比较高的。当前中国市场上的货币监管双紧和资本管制阶段性的趋严对人民币短期汇率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未来根本出路还应当在于,一方面改革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对美元的双向波动的灵活性,同时积极发展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产品;另一方面应加快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境内外实业资本的吸引力。

美国4月下旬已公布减税计划,英国、法国和印度等其他主要经济体也正积极推动减税,各国掀起的减税潮都旨在提升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此外,美国经济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减税可能引发的资本回流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民币的汇率压力。全球减税潮会进一步强化中国推动税制改革的紧迫性。

第一财经:金融去杠杆周期下,混业经营对“大金融监管”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由央行牵头、三会参与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办法还在研究制定中,不过三会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问题业务已经启动监管。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的进行跨市场监管?针对中国当前的金融业现状,如何搭建最具可行性的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