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秦朔:你的、我的、我们的焦虑,如何一起走出?(5)

2017-04-24 10:01:1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从政府到社会,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中产者焦虑。这四个案例,都不是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早在201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以上就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解决的,和享有政策与资金成本优势的国企以及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相比,一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始终如影随形。在这里工作的劳动者无论是住房、看病、子女教育还是未来保障方面,便利度和条件都远远不能和政府、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相比,更不要说和权贵阶层比了。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丰衣足食,不给政府添麻烦,但他们的脊梁究竟能扛多少压力?能扛多久?

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要早关心、真解决涉及民生的事,莫让“新三座大山”下“中产”变“中惨”,莫让机会和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中产者产生“相对被剥夺感”,莫让民生小事久拖不决变成老大难。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不能靠民众忍耐力和宽容度的提升,而要靠切实改善民生,建设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和自己和解

焦虑是全世界的问题,是人类在与环境斗争和生存适应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情绪。适当的焦虑并非坏事,它能使人凝聚精神,鼓舞斗志,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由于中国人普遍进取心、攀比心强,焦虑会更多一些。中国变化背后的动力,或许就有焦虑成分的存在。

但是,如果焦虑大面积、持续地扩散,其危害又是巨大的,特别是当焦虑和社会不公正、机会不平等高度关联时,它就会成为动摇稳定的力量。

从个人的角度,如果要我给焦虑者(包括我自己)开一个药方的话,我最想说的是,追求而不苛求,好好与自己和解。

焦虑往往来自能力、绩效、获得感等方面和自己目标的落差。落差越大,焦虑越大。有两种方式可以调节落差,一种是通过努力,提升了能力、绩效、获得感,追上目标。另一种是调低目标。

焦虑本身不能解决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通过围绕目标而进行的点点滴滴的持久努力,把长期性问题的焦虑转移到每天具体的事情上,种好庄稼,慢慢就会接近目标,焦虑的杂草自然也会消除。

在另一面,适当地调低目标,不过分追逐世俗攀比的东西,适可而止,才能凝神聚气,心安理得。当下的一大中产焦虑,是劳动性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房价攀升的速度,但如果已经安居,就没有必要因为没有赶上投资房产的列车而天天焦虑。人生中一定有比发财更重要的东西,幸福快乐的获得感和财富也不是“越多财富越多快乐”的因果关系。

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是为了朝前看,所以我们要有追求。人的心脏和大脑长在里面,是为了自省和自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承受力设定自己的目标,不要过分苛求,自洽就好。人生充满对自己的挑战,也需要和自己不断对话,好好和解。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

首页上页...2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