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用现代设计留住正在凋敝的中国千年工匠精神(4)

2017-03-17 08:41:28      参与评论()人

除了沟通阻碍之外,如果只有一两个匠人,在产品的前期投入进去、需求量增加时,产能无法随之提升,那么整个系统还是无法继续。

以瓷胎竹编为例,开始有当地18个女工在做,但因为制作过程太耗时还是人手不够。以前很多也会这门手艺的人都离开村子去县城打工,做餐厅服务员、清洁工月薪在1800元左右,逐渐把她们都找回去之后,在家里工作、定期有专人负责去收,收入大概能提升到三四千元。现在已经聚集了60人。“手工产品的特性是这样,重复批量反而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快。”易春友说。

黟县竹编手艺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易春友看中了皖南山区丰富的竹子资源,以及足够精细的编织图案传统。“竹编可能是国内最普遍的手工艺,各地样式也不同,广东的就没有徽州这么精细。有些属于农用比较粗糙,比如箩筐、簸箕;有些工艺用则具备观赏性,比如竹篮。徽州从唐宋就开始有这门手工艺了,我看到很多老的篮子会感到当时工匠的精神是饱满的。”他说。

黟县竹编手艺前景并不乐观,设计师易春友选择与篾匠姚家驹合作

黟县竹编手艺从唐宋就开始兴起

易春友看中皖南山区丰富的竹子资源,以及足够精细的编织图案传统

年初与姚师傅合作,请他根据要求的样式编打出几样东西,棋盘面、杯套、瓶套、吊灯灯罩、台灯灯罩。设计师把它们放在小时候人们下象棋的场景里,两人对坐、一盏灯、两个水杯,感觉清凉而舒适。棋盘桌面是手工竹编的,里面象棋的纵横线呈紫黑色,这是本地特产的紫竹。“仔细观察黑色里面有斑点、肌理和竹节。”他说。

这些编织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相对于姚师傅琢磨复刻出来的四五层图案而言是小菜一碟。但也正是设计师刻意进行取舍的方向。“没有普及性,对整个产业就没有太大帮助。如果一件东西一年只能卖几件,那工匠的生活困难,我们这个产品的团队也很困难。”他说,“我们的思维是,怎样抽取传统的东西,用简化的语言方式让更多人接受。”

类似姚家驹自己创意编的戒指、手镯,易春友想到用编织方法去做生活里常见的那种简易纸杯杯托。首先很实用,可以放玻璃杯或者一次性纸杯,好拿、隔热,其次具有工艺美感,在家或者办公室使用都有趣。“我在碧山这边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后续还会跟师傅继续开发新的产品。定好制作工艺的标准,还要再找其他师傅加入。”他说。

“百工”从调研记录,到与设计师实际接触做出实验品、成熟产品,再到推广、找销路,传统工艺如何借现代设计而复兴,是个漫长的过程。

设计师把棋盘面、杯套、瓶套放在下象棋的场景里,两人对坐、一盏灯、两个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