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用现代设计留住正在凋敝的中国千年工匠精神(1)

2017-03-17 08:41:28      参与评论()人

铁匠汪时龙最近的工作受到了闰六月影响。

在安徽南部的农村地区,人们根据传统习俗认为今年在农历上“多”出来的一个月,就应该为自己准备身后事。于是徽州地区的寿材事业迎来“大年”,宏村镇江村墩下的古黟锤炼铺也跟着忙活起来。这位靠打铁为生40余年的老师傅,接到附近寿材商的订单,对方一次性定制了十副棺材钉子。每副有24枚,其中4枚是约一拃长的大铁钉,顶部套着铁环,既有功能性又有装饰作用。

在我去采访的早上,汪时龙师傅刚刚生好炉子准备赶工。铁环是前两天用螺纹铁棍弯制好的,这天上午的主要工作就是把长钉的顶端烧热、弯曲,套上圆环之后再趁热砸实;然后把这40件再次烧热,逐个放进柏油桶,把铁环浸染成黑色。等完全冷却之后,表面那层油亮的黑色就不再黏手,美观且防锈。

铁匠汪时龙(左)靠打铁为生40余年

简单方便的方法,最大坏处就是会产生气味浓烈的烟雾。可在小小的铁匠铺里,汪师傅毫不在意。他最关心的是买家打来的催货电话,如果明天就来取货,那么今天就要加班加点了。一副棺材钉子零售价150元,通常自己来订货的人都会成对地买,而棺材商来订就可以给批发价,每副100元。

现在的棺材钉比起早年已经缩水了很多,这是汪师傅在年初跟26岁的陈英泽透露的。钉子越来越小,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传统工匠以这种方式在降低成本、维持与价格收入的平衡。“以前十个人做,现在一个人做,表面看起来好像市场需求还挺多。可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只好偷工减料,这是很可惜的。”年轻的设计师陈英泽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话采访时说,“民间手工艺看似没有消亡,但其实是在慢慢退化。它们都变质了。”

2013年从南京艺术学院金属工艺专业毕业之后,陈英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受黟县碧山工销社的邀请,两次造访汪时龙家,试图以现代设计的思路与传统工艺师傅接触,看能不能共同创造出新的东西。

第二次登门,他带去了七种形状器皿的图纸。汪师傅从20岁开始学习打铁,最擅长打制的大多都是刀斧类农具,对精巧器皿有些陌生。但是和年轻设计师拿起粉笔在铁砧上比画了几下,提出几个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之后就弄明白基本构造,图纸上的八角形、长方形器皿很快就有了雏形。

把它们带回景德镇工作室,陈英泽根据传统“铁包银”的工艺,试着在黑铁上附以白银,有的是两种金属互为表里,有的还增加了零件,皮面做上自己设计的肌理纹饰。“手工制作的器物其实更有生命力。如果工艺完成度足够,有当代设计思维介入,就可以用老工艺做出新的想法。”他说。

汪时龙和陈英泽,体现了两代手艺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装饰功能比较有限,而现代设计中的“好用”和“好看”同等重要。

其实对话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被评为“2014中国最美的书”之一的《黟县百工》,由出版人左靖带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走访皖南黟县各个村落,采访记录了90项民间手工艺种类集结成册。“但记录不是为了封存”,而是为接下来的行动作铺垫。

今年,这些想法得以往前推进一步。展览“早春二月”由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安徽大学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一批设计师与手作人受到邀请,重新造访那些民间匠人,着手实验思考要怎样激发日趋凋敝的手工艺产生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