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东北游记》: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东北(1)

2017-03-10 08:01:2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在荒地村居住两年,把自己的见闻以及对史料的梳理记录在《东北游记》中

迈克尔•麦尔

七年前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来到荒地村的时候,这个距吉林市区28公里的村庄正面临“村企合一”的冲击。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大规模下岗潮以来,东北这片曾经的热土、全中国瞩目的重工业基地,一直在经历巨大的变迁。关于20多年来东北城市的动荡,已有不少引发关注的电影、文学作品,如《铁西区》、《钢的琴》、《抚顺故事集》等,而关于东北农村,却由一个美国人首先作了全景式的描述。

东北是麦尔一直想要探索和书写的地方。他之所以在东北诸多村庄中选择了荒地村,并在那里居住两年,是因为他的中国妻子出生于此。2010年,当地最大的企业东福米业几乎承包了村里所有的13平方公里土地,并雇用农民操作抛光机和包装机。这家公司计划将村庄变成一座企业城,长久耕作于此的村民们则面临着放弃耕地、住进公寓的生活。麦尔意识到,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截面正在他眼前缓缓展开。“荒地迎来一个前无古人的新经济阶段。”

麦尔把这些见闻以及对史料的梳理记录在《东北游记》(IN MANCHURIA)中。此书英文版由英国Bloomsbury Press出版两年后,中文版于今年1月问世。

与美国作家何伟一样,麦尔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美国“和平队”成员到中国四川支教,也曾长期居于北京。2013年,他描述北京城市风貌变迁的《再会,老北京》出版。作为为数不多的持续关注并书写当代中国的美国作家,麦尔在当时便已广受媒体关注。

与人们对北京的熟稔不同,对东北的历史与现状,许多人是陌生的。麦尔走访了东北各地,也“顺便”纵览了这片黑土地400年的历史沧桑。他对这片“被遮蔽”土地深感好奇:“对中国人和外国人而言,东北都是一块相对陌生的土地,它的历史对很多人而言同样陌生。”

来自异国的作者会怎样看待这个甚至很大一部分中国人都觉得很“偏远”很“边缘”的地方?双重陌生叠加起来,构成了好奇与张力。麦尔的书写也因此在中国有了特殊意义,引人期待。不过令一些中国读者稍感失望的是,在对海量信息的梳理中,麦尔似乎欠缺一点敏锐洞察,全书读来有些杂乱,有些浮泛。在东北度过了自己前30年“青春”的作家赵松,用一本《抚顺故事集》书写了家乡的人物与地标。读完《东北游记》,他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位很有热情的作者,却不是一位有办法的作者。”

广泛时空中的书写

以荒地村为落脚点,麦尔去往东北各地探访,行程两万公里。《东北游记》也就大致顺着他的行走路线,出发,又回来。他对现实的描述不时穿插历史信息。“这漫长的行走路线,并不是出自事前的规划,也不是坐上一列火车,一站站下车观望。我常常顺着兴趣,漫步其间。”

在麦尔看来,相比于上海的豪华酒店和北京的胡同,“东北”对外国媒体来说模糊不清,甚至无法勾起阅读兴趣。美国《国家地理》曾经请麦尔到东北采访,最后却拒绝采用稿件。他觉得,这是因为:“我写了荒地村的成功,而不是失落的农民、污染的城市。这让我很生气。”在他看来,报纸杂志的编辑经常低估读者的品位和兴趣,“除了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长春名胜古迹的写作,其他稿件根本无法得到这些媒体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