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良渚古国遗失后, 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中心(3)

2017-03-03 10:02:3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

良渚遗址效果图

良渚文化以及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相继衰落之后,中原文化再度崛起。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原地区几支文化被统称为“中原龙山文化”,文化间的交流形成了向中原辐辏的主方向。史前文化自此开始了以中原为中心的运作趋势。

中原地区小国林立,战争频繁出现,聚落冲突剧烈。“北方地区的动荡是在社会不同集团之间出现的。政治、军事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发展起来的,我们在那里就看不到有浓重宗教气氛的玉器,而是表示权力的玉器。良渚文化更有宗教气氛,但是北方古国更为世俗化,用权力说话。”赵辉在讲座中说。

按照地理区域,赵辉比较史前文化发展中南方与北方两种模式的不同:南方资源丰富,环境较好,社会分化明显,数量最多的是中间阶级,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在这种稳定状态下,史前时期的稻作农业充分发展,手工业发展迅速。北方因资源有限,社会分化并不那么明显。比如,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中看到,高等级墓葬大得出奇,但90%的下层墓葬陪葬品却是一无所有。整个社会呈金字塔状,极不稳定。

但中原文明依然发展壮大起来,取代了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成为中国文明的中心区域。赵辉认为,这得益于中原各部落间的交流、激荡。“在地理上,中原处于比较灵活的状态,与周围的联系比较多,可以相互借鉴。最后,中原在广泛联系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这一趋势影响了之后的夏、商、周、秦、汉,整个东方历史就在这个基础上如滚雪球般发展起来。东方文明有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就从中原开始。”赵辉说。

南方良渚文明突然消沉,中原文明则迅速崛起。近年来在石峁古城的重大考古发现又令人将探索文明起源的目光投至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榆林市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石峁古城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距今4000年左右,是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阶段城址。石峁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史前时期中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化最初的基因。在赵辉看来,之后漫长历史阶段的许多文化表征都能追溯到此。“相比于世界其他古文明,中国的宗教不发达。相比于工商业发达的地中海地区,中国的商业传统也不发达。氏族家族和血缘组织一直没有解体。”

龙山文化陶器

石峁古城是近年来一个重要发现

第一财经:你曾经说“文明的标准首先是西方提出的,但中国的国情不同,不可以完全套用”,那么,我们所应用的标准有什么特殊性?

赵辉:什么是国家?这是社会发展的标准。我们考古学面对的是物质资料,这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又有联系。我们是通过物质资料来推导它背后的社会发展情况的。比如,是不是有城市?生产力达到什么阶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物质资料,这个标准很难划一。西方最早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判断文明标准的是考古学家柴尔德,他提出了10条标准,包括有文字、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