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从华西村到华西股份 天下第一村激荡半世纪的“不等”生意经

2018-07-10 09:31:2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华西村,后来的发展轨迹却和大部分村庄不同。1978年,在“分田到户”改革政策背景下,华西村继续选择了集体经济,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在已有的工业底子上,华西村继续兴办了小织布厂、钢板厂等十多个小型企业。农民变成了工人,村庄开始城镇化建设,平房变成楼房。

到1988年,华西村已经成为了江苏省首个“亿元村”,名声渐渐扩至全国。至1991年底,华西村已创办大小企业20多家,年产值5亿元。1994年,江苏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到今天,集团拥有八大公司,60多家企业。1999年7月份,顶着中国农村第一股的头衔,华西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开创了村庄企业上市的先河。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补充。华西村所在的无锡江阴市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

1997年2月份,由原江阴钢厂改组而成的江阴兴澄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现为模塑科技)作为江阴首家上市公司登陆A股市场。紧随其后,“法尔胜”、“华西村”、“江苏阳光”等纷纷登陆资本市场。

对当年的很多乡镇企业而言,如何厘清自己的主营业务,夯实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基础,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求变:经营要现代化

将时间再倒回到1994年,华西集团成功组建,下属8大公司,58家企业,拥有钢铁、毛纺、化工、铝型材、铜型材、带管等6大生产系列。通过在众多产业中遴选,华西集团最终集合毛纺与服装主业以及热电、商业等板块打包上市。

说起1999年华西村上市的事,吴协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让集团下属企业在管理上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华西村的上市主要不是为了简单的融资,更多考虑是以外促内,把华西的企业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