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这家公司曾喊出“万亿”目标 如今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2018-05-28 10:12:08      参与评论()人

抓住ABS救命稻草

凯迪生态真正开始大举进军生物质发电行业,自然得从2014年的整体上市开始。

当年,凯迪生态收购的巨量资产之中,大部分都在建或未建,这也意味着凯迪生态此后将踏上漫漫的投资、建设之路。而前期“历时多年对全国范围内生物质资源调查、项目选址进行详细勘察”的阳光凯迪,则已实现大规模套现。

在2014年的重大资产收购中,现金支付部分高达37.09亿元。其中,根据重组预案数据,阳光凯迪在此次收购后拿走16亿元,中盈长江(武汉环科持股41%)则拿走18.36亿元。

(图为凯迪生态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中的部分收购对价)

要知道,截至2013年末,凯迪生态账面货币资金仅8.2亿元,在19.57亿元的重组配套募资中,也只有不到10亿元是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这也意味着为了这笔收购,凯迪生态当时面临着举债近20亿元的压力,更不用说那些在建、未建的60多家电厂将要投入的大笔资金。

此后,凯迪生态开始大规模开展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或举债,雪球也越滚越大,流动性危机暗涌。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不完全统计,不考虑2014年重组的配套募资,凯迪生态2015年至今各类融资总额(不含银行贷款)已超百亿。

其中包括: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49.48亿元;2016年公司债,发行总额为10亿元;2016年公司债第二期,发行总额为6亿元。

此外,凯迪生态还在2015年还开展了多笔资产证券化(ABS)项目。当时,就此事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公司时任总裁陈义生(后涉嫌职务侵占被刑拘、解聘)称,凯迪资产证券化的票面利率相较银行贷款而言略高,但实际操作成本则与银行贷款相当;且前者在融资用途和时限上更加灵活,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电厂建设而言更具优势。

如今看来,这些项目虽能解一时之需,但由于项目的基础资产为生物质电厂的未来收费权,客观上也加剧了凯迪生态的流动性危机。

(数据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据凯迪生态相关公告整理)

除上述融资项目之外,凯迪生态2017年4月还拟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超短期融资券、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发行不超过30亿元绿色公司债、发行不超过20亿元中期票据,后未见相关进展公告。

一位在凯迪生态体系内工作多年的财务人员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凯迪生态面临的财务负担太重,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存在严重问题。而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董办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生物质发电的补贴未能及时到位、ABS锁死了大量电费收入,直接导致公司流动性吃紧。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凯迪生态在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的情况下,还在不断地对外投资各类产业基金等,且金额巨大。如:

2015年8月,以1亿美元现金全资设立凯迪香港投资公司。

2016年5月,发起设立生物质产业发电投资并购基金,认缴出资3亿元;与华容天泽共同发起设立华融凯迪扶贫投资,首次认缴出资5亿元,其中凯迪生态出资1亿元;认缴出资1.2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东润恒君。

2016年6月,凯迪生态公告称,认缴出资3.6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嘉兴凯格。

2016年12月,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有机农业产业基金,首期募资规模1.5亿元,凯迪生态出资5000万元;与华融天泽合资设立华凯基金,子公司凯迪资本出资4900万元,占股49%;子公司凯迪香港拟以11.36亿港币收购中民金融(0245.HK)4.91%的股份。

对于以上投资公司、产业基金等,凯迪生态的实际出资额是多少,在公司公告中暂时未能找到答案。一家以实业为主的企业,如此密集、大规模地参与各类基金,其实际意义究竟何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公司即将到来的流动性危机,凯迪生态高管层应该有所察觉,此时公司还外投大笔资金,其目的又是怎样?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