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培训机构成“公害”真正问题出在哪?学校教育!

2018-04-10 17:40:3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听说最近在新一轮治理课外培训机构的举措中停赛了,他百感交集,不知道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

杨东平:

“华罗庚杯”从鼓励孩子学习的初衷,变成“令人痛恨”的学业负担,是有一个转折点的,这个转折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教育生态改变的标志。

这个时间点是1998年,当时北京一所高校附中举行小学奥数比赛。

此前奥数是一个面向少数儿童的学科竞赛,这个学校办班则是从全北京小学生中筛选,通过一轮轮筛选的学生,可以进入该校初中。这个名校就是通过这个班,获得了“第一桶金”。

当时推行义务教育法,各个学校都不能通过筛选招生了,只有这个学校还在大范围地筛选学生。

所以,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奇迹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随后,多所中学都开始办比赛招生,逐渐蔓延到其他学校。长达20年左右的残酷竞争蔓延开来。

这些年,关于各种竞赛都反反复复地禁止,但是很难真正地杜绝。

赵琬微:

禁而不止,这也说明了教育部门的局限性,可以说,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教育部门能一力承担的。

这次四部门联手,对于破解以往治理机制上的弊端有一定突破作用,比如工商等部门可以更好地管住培训机构,和学校联手治理了。

杨东平:

不是这样简单的。四个部门联手,也只能管培训机构。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资本在教育领域快速聚集,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校外培训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其中有名校利益在作祟。

其实,教育部门如果动真格,敢于“刮骨疗伤”,排除一些利益干扰,进而查处一批学校,哪怕只有它一个部门管理,也可以管得好的。

其实,整个教育生态的“源头治理”,源头还是在学校。要扭转公办学校的价值观,不能明面上不择校,实际上偷偷摸摸选拔学生。

只要严守明规则,枪打出头鸟,就不会出现“管不住”的情况。

  4、课外培训加剧教育不公

赵琬微:

我觉得,学校也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即便管住学校,似乎也拦不住家长那一颗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

“减负”不能真正推进的原因,恐怕还是高考这根指挥棒。

虽然高考改革在推进,但是“一考定终身”始终没有改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自家孩子搞素质教育,而其他人没有改变,那未来自家孩子肯定会吃亏。

杨东平:

我不认为高考改革是导致义务教育择校热的原因,因为高考指挥棒指导高中生,而不是说高考的压力直接传导到初中生和小学生。要就事论事,不要一概而论。

“小学、小升初、中考”这三段是义务教育阶段,高考是一个竞争性的教育阶段。同为儒家文化圈,在日本、韩国,高考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还是有保障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