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服务机构下沉 江苏推行嵌入社区的居家养老(4)

2017-08-08 14:01:20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在江苏调研时,记者遇到的最难以回避的问题是社会养老的“慈善性”与“市场化”矛盾,观念的冲突直接引发诸多问题——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就是核心问题之一。

南通市民政局局长王国平认为,帮助老人颐养天年实际上是在解放一个家庭的劳动适龄人口甚至整个社会的年轻阶层,是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利江认为,社会养老事关大局,具有政治属性,但养老服务本身具有商品属性,全社会形成强烈、持久的价值认同和购买意愿才能促使养老市场的运营机制正常发育。王国平和郑利江的观点得到了各地民政干部的高度认同,但在一般的社会阶层中,人们更多的还是将面向普通人群的养老服务看成政府的救济行为和家庭的劳务雇佣,蕴含在其中的市场规律、经济价值和技术含量经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不计”,这不仅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消弭老年群体的消费热情,更阻塞了年轻一代专业人员的入行通道。

在常州市一家名为“369”的“社区整合照护中心”,工作人员对机构名称的“释义”是“30岁的青年陪伴60岁的老人让他们向90岁幸福进发”,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研中看到的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还是二度就业的“40”“50”人员,且专业素养普遍较低,尽管江苏省在免费培训新一代养老工作者甚至动用财政资金向培训合格的上岗人员发放最高可达60000元/人的“入职奖励”,但情况改善并不明显。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民政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到目前为止,全国拥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在职员工大概不到5万人,而这一岗位的实际需求是600万~1000万人。该官员认为,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深化和服务技术的不断升级,养老服务“供给侧”基本要素的巨大缺口极有可能使得各种美好的制度设计变成“画饼”,而问题的根源就在整个社会对养老行业的属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