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无人驾驶遭遇“路障”:发生事故谁能被牺牲

2017-07-24 12:25:56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美国西部“死亡谷”(Death Valley),最高气温纪录为56.7°C,用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工程师西蒙(Simon)的话说,“鞋底会像口香糖一样融化、黏在地上”。

西蒙的团队最近在这个地方搞了场无人汽车驾驶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正常、车内温度正常。

在全世界多个地方,无人驾驶汽车夜以继日地进行类似这样的极端测试。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连线》(Wired)杂志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还有“一丢丢”障碍,比如,袋鼠跃在半空中和落在地面上,传感器对车与袋鼠的距离判断上会出现极大的误差;二、无人驾驶汽车仍然面临道德路障和法律路障。

如果这些不解决,交通运输企业家罗宾·蔡斯(Robin Chase)的无人驾驶汽车“再有三年零三个月就会来临”的预测将成为笑谈。

道德路障:

谁可以被牺牲掉

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是一个知名的伦理实验:驾驶一列无法停止的火车,若不改道,将撞上5个工人,若改道,备用轨道上也有1人。请问,你会不会变轨道?

这个道德困境,一直困扰着人类,如今,在自动驾驶即将商业化的时点,“电车难题”变得更复杂。

在不可避免的交通碰撞中,人类驾驶员的道德判断往往依赖具体情境。眼下,一些研究小组希望用算法解决无人驾驶汽车的道德选择。

近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认知科学院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组公式,通过电脑控制,利用VR技术,再现各种声音、图像,将生物按照价值进行排序。在事故发生之际,无人驾驶汽车会自动做出取舍,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莱昂·祖特费尔德(Leon Sütfeld)说:“人类在困境中的行为可以通过参与者给每个人、动物或无生命物体的生命价值进行建模研究。”

类似的研究,《行为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也在做:驾车行驶于雾天的城市郊区,遇突发情况后,在人类、动物及无生命物体之间进行抉择,随后再对结果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

不过,对于这些研究,质疑者提出,在无生命物体、动物、行人中进行生命值的排序相对还比较容易,但是,在行人之间,在驾驶者与行人之间,又该如何界定价值?谁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