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PPP研讨会热议资产证券化 打通“投融管退”最后一公里(2)

2017-07-04 15:49:23    中国网财经  参与评论()人

“我们作为金融的‘搬运工’,也在思考和探讨,对于未来PPP发展,金融从业机构怎么样去深度进入。”首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紫仪称。

“以往我们更多的从融资的角度看问题,现在尝试用投资的角度。”林旭初称,“如果让这个领域‘可以投’的话,对财政、对社会资本,都是非常好的事。

PPP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不是所有的基建项目都适合做PPP。“市场需求大、投资金额大、技术可靠、收费相对容易、区域性强、要求明确的基建项目最适合做PPP,像电厂、交通、污水处理等。”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表示,“别的项目不是不能做PPP,但是难度很高。”

PPP涉及面极广,参与者繁多、操作复杂,涉及到物有所值评价、风险分担机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多个环节,需要实务能力极强的复合型人才和复合型团队,初次做PPP往往要付出高成本“交学费”。“做第一个项目是非常难的,交易成本很高。第一个项目一定要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和顾问,第二个项目可以一半地咨询,第三个项目就完全会了。”王守清称。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发表学术演讲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PPP是一个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PPP项目投资决策过程是“阳光化”流程,从可研到财政承受能力认证,合作伙伴双方在合同条款上清晰的形成风险共担方案,最后自愿签字进入建设过程。这种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去比较高的决策错误发生率。

贾康强调,在PPP的推进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要领。“政府和企业应该有一个意识,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机构一起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贾康称,“让一个个PPP项目不仅有隆重的‘婚礼’,而且能够发展为‘百年好合’的婚姻。”

新的发展思路:存量项目

今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严监管”之年,在PPP领域也出台了不少规范措施,例如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不允许明股实债,不允许兜底承诺等。

关键词: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