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发放 申请企业紧急升级技术应对(2)

2017-06-19 09:25:56      参与评论()人

虽然官方并未确认这一消息,但多方信源均证实消息属实。有接近地方发改委的人士确认,最近半年,发改委将暂停生产资质的发放。同时,抓紧研究提高现有的生产资质准入门槛。“有家企业5月就已经完成所有资料提交,按照此前的申请进度很快就会进行专家考察论证,但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依然没动静。企业也很着急,问政府负责人,说是继续等通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动车专家介绍。“发得太多太快。”在这位电动车专家看来,这是政府暂停资质审批的原因之一。不少业内人士都持类似的观点。自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获得首张资质算起,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尤其最近几个月,有时候一个月发放两张“准生证”。“社会对于新能源汽车有这么高的热情,出乎预料。原来大家以为经过轿车这么多年的经验教训,没有实力的即便拿到资质也依然无法生存,新能源准入虽然没设资金投入要求,但设定的技术准入门槛并不低,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企业愿意进来,而且能够达到技术标准。”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

当初,适度向社会资本与科技企业开放新能源生产资质,有关专家称最多不过10张。在业内人士俗称的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颁布后,也有不少企业人士表示门槛不低,想跃龙门不易。

为何现在会有这么多企业拿到准生证,鱼跃龙门?主要是地方政府热情高涨,在背后大力推动。不少地方政府的心态是,燃油车的机会没赶上,新能源汽车的机会要千方百计赶搭上。15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除去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国有集团作为靠山的整车企业,新出现的10余家企业背后大多有地方政府的身影。

如云度汽车,股东里不仅有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还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背后是福建莆田市。江苏敏安汽车的股东里有江苏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背后是江苏淮安市。

一些获得资质的新能源车企股东里没有地方政府直接注资企业,也早已和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同盟”。

比如陆地方舟,早在2010年便与佛山市高明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当地建设总投资25亿元产能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15年,佛山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陆地方舟项目工作会议,市领导明确表示,各方都要以“资质通过、项目建成”作为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