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百丽折戟透视 重渠道而忽略消费者(3)

2017-05-08 09:07:1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百丽的传奇故事也由此拉下帷幕。据估算,目前百丽的市值约为444亿港元(约合393亿元人民币),和其巅峰时期近1500亿港元(约合1328亿元人民币)的市值相比,腰斩都不止。

“百丽本身更像是渠道品牌而非消费者品牌”

“之前还是很喜欢百丽家的鞋子,因为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感觉近两三年鞋子的款式设计不时尚,一些不是折扣店的店铺都放着去年或者前年的款。除非是打折、特别便宜,不然都不会买百丽的鞋子了。”来武汉汉街闲逛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网上购买。”

分析认为,“鞋王”百丽之所以陷入困境,除了和百货行业衰落有关,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内功”不足,对市场的反应和创新意识都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消费升级下的国内市场需求。百丽虽然有很多品牌,但是无论从年龄层、风格来看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众多的品牌没有形成区隔,一部分消费者就会流失。

“百丽本身更像是渠道品牌而非消费者品牌。”消费品营销专家李兴敏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丽的发展是由于‘店商’的红利,是在消费者购买力提升最快的那段时间做了店面,方向上确保基本就可以赚钱。也因此在品牌这个层面上,百丽事实上是比较缺乏的,这使它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持久青睐和偏好。”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盛百椒也曾说到,消费者对鞋品类需求出现很大改变,消费者开始重视性价比、便利及个性化。放在几年前,百丽旗下的鞋履还能打上时尚标签,但随着国外及新生品牌的进入,大家对时尚的定义更趋多元,时尚本身已沦为模糊的品牌定位。年轻人越来越追求鞋子衣服的款式和质感,而随着鞋类品牌不断扩张品类,比如优雅的高跟鞋与休闲鞋并存,产品定位就更加混乱了。

产品不受欢迎,百丽存货不断增加。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公司存货已达77亿元,同比增长10%。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百丽通过扩张加盟店的方式快速布点全国,推动了其业绩的快速攀升,但包括百丽在内的多家鞋类品牌都暴露出库存积压、更新缓慢的问题,这也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变化消费焦点时,无法跟上潮流的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