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上海出租车改革吹响“集结号” 10帖“药”根治行业病症(4)

2017-05-03 09:37:05    新民晚报  参与评论()人

● “药方”九

规划“电召+候客点”模式

本报记者日前曾做过一番现场调查,发现由于设置的不尽合理,中心城区部分出租车候客站点已到了乏人问津几成摆设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对城市道路布局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置候客站点、临时上下客点。在地铁站、公交枢纽、重点商区、医院、校区、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门口等也应设立出租车候客点,减少扫街式巡游,降低随意上下客对道路影响,同时又给予出租车按序载客的便利,降低驾驶员工作强度。此外,开展定点调派和网约(电召)调度车辆,形成综合的立体调度体系,减少出租车空驶率,提高乘客叫车的成功率。

● “药方”十

创建驾驶员诚信体系

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乘客出行需求的变化,应建立统一的出租车驾驶员诚信体系,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出租车经营者和驾驶员的评价系统,加强对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投诉举报、乘客服务评价等信息的记录,作为出租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准入退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守信驾驶员予以表彰,提高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上海出租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现在该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了。市民戚晋告诉记者,记得以前坐“的士”,上车司机都会热情招呼一声“你好,去哪里”,下车主动提醒一句“东西别忘记”,感到很亲切,特别是红顶灯的出租车师傅,那服务质量更是五星级的,“可现在太不尽如人意,真该拿出当年的勇气和气势,扎实把服务质量搞去。”而本报读者忻民良的期盼更是反映了广大市民乘客的心声:现在我们的城市有好多“第一”,这次出租车改革就该痛下决心,再为我们美丽的城市加上一个出租车服务“全国第一”!

服务下滑原因:网络平台冲击+自身积存问题

上海出租车曾经有过的辉煌,至今仍在广大市民乘客的记忆中留存。而现今,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驾驶员收入低、行业吸引力下降、从业人员紧缺、企业“搁车搁单”加剧、服务质量变差、乘客满意度下降、行业管理难度加大等,陷入了循环怪圈。这是本市出租车行业自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从未经历过的重大变局。

究其原因,除了受到“互联网专车平台”发展的冲击外,也暴露了出租车行业自身积郁性、长期性的一些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如行业定位不清晰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劳动力来源持续趋紧,职业吸引力不断下降,对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与服务质量带来较大影响;企业管理的动力不足,各类刚性成本逐年递增,导致企业经营效益的不断下降,管理松懈和经营压力较大,对稳定整体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新民晚报记者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