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破解养老难题,民革中央提案建议为养老服务设国家或行业标准(3)

2018-03-01 09:23:1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四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建议以地市州政府民政部门为主,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或互联网+养老服务云平台),向下(区县、街道)收集信息,向上(省级、中央政府)则按标准汇总传送数据,并与本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对接。在政府APP、支付宝或微信等平台上开通养老服务手机查询,实现网上办理养老服务。

“设立养老护理员关爱日”

里赞对养老护理员的聚焦,则更多来自切身体会。

“我的母亲现在已经被送到敬老院,因此我深感这个问题非常迫切。事实上,养老护理员是替代我们子女和家属的群体,所有养护工作最终都是压在护理员身上,他们是否尽责、是否有爱心,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和生存状态。”里赞告诉澎湃新闻,“然而这个群体恰恰是无人关心的,是被遗忘的群体。”

他在《建议》中写道,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养老护理服务列为一个职业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均对养老护理职业作出了相应制度安排,但总的来说我国养老服务护理职业发展起步较晚,不论是政策执行部门、养老护理员自身还是社会公众都对这一职业缺乏应有的认同和尊重。

里赞认为,中国社会普遍缺乏对养老护理人员群体生存状态、从业状况的关注,制度上的关怀也仍显不够,养老护理人员在薪酬待遇、劳动保障、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等方面仍不理想。

一方面是养老护理员对自身价值及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不足。

“养老护理员收入水平却很低、享受的职业保障极少,而且多数从业者年龄较大、文化素质不高,一般不具有医护专业背景或者经历,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因而导致多数从业者对其所从事的职业价值认知不足,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不体面、也不受尊重,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建议》称。

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公众对养老护理职业的认可度较低。

“传统观念认为,养老护理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不需要专业技术,属于伺候人而低人一等的服务性工作。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家属对他们的要求往往过于严苛,未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近年来曝光的个别养老护理人员虐待老年人的案件,经过舆论发酵,更加深了社会公众对这一职业群体的误解。”《建议》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