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财政部密集处罚违规 融资平台再度面临转型(4)

2017-06-24 13:30:20    经济观察报  参与评论()人

如何转型

在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高级主管王强看来,融资平台需要转型,这是必须的,但因为受到政策的限制,转型有三个方向:一个方向直接回归政府,就是变成事业单位,完全是政府的投资管理部门,但是现在融资平台量太大;其次便是,将融资平台转变成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基础设施,进行市场化运作;第三种是,像上海城投这样的模式,是一种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模式,大部分的融资平台都是投资为主,给政府融资为主,就是把融资平台做实,实际上就是一家国企,将来继续完成市场化道路。“关键是要给融资平台自主造血和运营管理的能力”,王强说。

一位正在尝试转型的地方平台负责人赞同王强的看法,他认为融资平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他告诉经济观察报,原来政府融资平台基本依靠简单地装入一些资源,比如公路之类的,就开始研究转型。现在财政部管理越来越严格,公益类资产不准装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提出这样看法:祈望地方融资平台在短期内转型并不现实,所以我们看到,原有的融资渠道或已堵住,一些新型的融资手段却正通过政府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等形式出现在市场上。

2015年之前,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各种融资平台,并以地方政府的某些项目作为抵押品或偿还担保,从商业银行大量借款,这种现象在2009年之后的数年间变得十分普遍。2015年,中央政府展开存量债务置换,2015年和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随之大幅上升。

上述融资平台转型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近期,财政部先后出台“50号文”、“87号文”,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和政府购买服务。两份文件的出台有利于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堵住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实现地方举债开明渠堵暗道。同时,文件出台促使平台公司尽快实现转型,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并对PPP推行产生进一步积极影响。

未来融资平台需要转变业务模式,开展市场化业务,理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结合自身业务转型开展金融业务、类金融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项目管理业务等的同时也要明确政府、平台公司在经营性业务、非经营性业务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非经营性业务的话,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经营性资源补偿,比如广告、土地等。

一位金融市场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试验将不适合做PPP的项目转给融资平台操作,将政府和融资平台分割开来。或许这也是未来融资平台转型的一条出路,但是不能所有的项目都转成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