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电商年中大促后遗症:货不对板物流滞后及山寨APP搭车(4)

2017-06-28 10:40:56      参与评论()人

后遗症3

山寨电商APP搭车行骗

下单后快递太慢是每次电商大促后消费者抱怨最多的问题,物流虽慢可总还是会拿到手里,有部分消费者买的商品却“凭空消失”了。电商大促期间,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偶然看到一个购物APP广告,看着不错,于是就用手机搜索下载。“安装好后,我通过这款APP买了两斤樱桃,平台说由于是团购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发货。下单时,我觉得特别便宜,本来要一百多元的樱桃团购下来才65元。然而,等了快一个月,我还没有收到货,于是通过APP申请退货,但怎么都找不到订单信息。”李女士说,后来咨询了用这款购物APP的朋友才知道,下载的是一款山寨APP。

分析:

骗子搭车电商大促

在“6·18”期间,各类钓鱼网站、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假冒电商APP等也“趁势打劫”,给用户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根据国内手机安全软件360手机卫士对“6·18”前两周的数据分析显示,在“6·18”期间,骚扰电话识别拦截总量达1.25亿次,拦截手机端钓鱼网站达1.16亿次;拦截垃圾短信4.76亿次,除了传统的诈骗形式外,仿冒知名电商APP也成为最新的欺诈手法。

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6月(截至6月18日之前),冒充知名电商的APP940个,占过去6年总数的22.7%。仅在“6·18”狂欢节前两个星期,就发现了36个。其中,假冒淘宝的比例高达57%,位居2017年冒充知名电商APP占比的首位,成为诈骗者们最偏爱的华丽外衣。这可能是因为淘宝的受众基数大、人群覆盖范围广,诈骗行为成功的概率较大。而在京东的假冒类型中,利用白条和金融类产品行骗是主要的诈骗手段。

记者发现,检测出的假冒电商APP的恶意软件,其图标和应用介绍几乎与真实电商APP一模一样,购物界面也高仿真实购物网站,用户极容易误认下载,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简单模仿一个电商APP的标识图像,或使用这款APP的名字,从而利用原创APP的知名度;二是利用特殊软件全盘复制一个APP,将原来APP的自动广告提供商换成自己选择的广告商,这样一来就可以创造广告收入,而这些收入本来应该属于合法的APP开发商;三是假冒者抄袭应用之后,插入恶意软件,引发高额费用甚至虚假交易等。

“不法分子主要模仿一些电商或者一些网银的应用,采用和官方应用的名称,或者冠以‘升级’‘插件辅助’之名,图标也非常相似。普通用户很难一眼分辨出真假。”据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葛健介绍,用户一旦安装这些山寨APP,它就会私自发送短信到用户指定的号码,窃取用户短信息内容,造成用户隐私泄露和资费消耗。此外,由于高仿电商APP,还会涉及账号登录、密码支付等功能,用户一旦登录,银行卡账号、支付密码等就可能被窃取,造成财产安全风险。葛健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要尽量避免下载一些所谓的插件、辅助软件,因为很多的恶意程序都用利用这些名称进行传播,消费者还应注意应用获取的权限是否符合它的功能,一些和本身功能无关的权限需注意。

南方日报记者 彭颖

关键词:电商京东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