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单模的骁龙X50,让厂商不敢用
与华为巴龙5000、联发科Helio M70等多模5G基带芯片相比,骁龙X50纯粹是高通为了抢占5G先机而攒出来的过渡方案,这让手机厂商们对其又爱又恨,迟迟未敢推出相关的商用产品。
简单来说,手机厂商目前似乎已经预料到采用骁龙X50的手机会在整体发热和功耗上有所增加,因此厂商不得不加大电池容量来应对。如三星Galaxy S10 5G版电池为4500mAh(普通版S10+为4100mAh),小米MIX3 5G版电池为3800mAh(普通版MIX3为3200mAh),这不仅增加了整机的尺寸和重量,而且受到5G网络环境的铺设情况,用户体验也无法得到保障,这让理性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三星Galaxy S10 5G版增大了屏幕和机身尺寸,以放置更大的电池(图/网络)
当然更实际的是,目前手机厂商只能将骁龙X50与骁龙855“捆绑”用在手机上,不能搭配骁龙700/600系列,这也变相提高了相应5G手机的门槛以及成本。考虑到目前采用骁龙855方案的手机价格已经在3000元左右,届时搭配骁龙X50基带势必会让产品价格进一步提升,从而让消费者只能远观,并大呼实在不值得买。
华为联发科发力,骁龙X50坚持不了一年
目前国内安卓手机基带芯片供应商实际上已经不只高通一家,而高通的黯淡也给了“国产芯”如华为与联发科更多的机会。不过由于华为的方案只提供给自家终端产品使用,因此未来公开市场上,5G基带芯片只有高通和联发科可供大家选择。
与高通赶工“攒”出来的骁龙X50相比,华为和联发科在5G基带芯片上则采用完全不同的策略,华为巴龙5000和联发科Helio M70同为多模整合的5G基带芯片,单颗基带芯片不仅支持5G/4G/3G/2G网络,还能在独立(SA)和非独立(NSA)的组网方式下使用,并且支持国内5G初期主流的Sub-6GHz频段。
目前有关5G基带的实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今年MWC2019上,高通、华为和联发科的5G基带芯片在sub-6GHz模拟环境下的实测数据出炉:骁龙X50实际下行速率为2.35Gbps、巴龙5000为3.2Gbps,Helio M70为4.2Gbps。从实测数据来看,联发科和华为的表现出色,而高通骁龙X50只能无奈地垫底。
骁龙X50的5G实测下行速率仅为2.35Gbps(图/网络)
三者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大实际上有很多原因,除了基带本身的技术特性外,还涉及到前端射频的整合、5G基站的连接、信号的转换丢失等,简单而言,目前华为巴龙5000和联发科Helio M70在连接性、功耗上均比骁龙X50更加优秀,可以说二者也是现在技术上最成熟的5G基带芯片产品。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采用华为巴龙5000和联发科Helio M70基带芯片的5G终端预计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较大规模出货,这与我国5G网络试商用的步调一致,也希望消费者多加评估,别当骁龙X50外挂5G方案手机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