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可见,在短视频及直播领域,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以此来看,微博重回直播赛道,既是战略需求也是市场需求。
媒体属性是优势还是桎梏?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崛起,虽然对微博存在一定冲击,但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产品属性不同,微博是媒体属性。”微博视频某自媒体对记者称。
王高飞称,微博在热点事件生产和消费上的传播优势带动了第三季度的用户规模提升,随着平台互动和传播体制的完善,微博社交媒体的定位会更加凸显,影响客户对于微博营销能力的认可,广告营收也能继续保持增长。可见,微博热点事件对广告营收影响尤甚。
众所周知,微博总能成为各领域热点事件的首发舆论阵地,这便得益于其独特的媒体属性。也正因如此,在追求商业利润的过程里,微博媒体属性渐显,社交属性逐渐被削弱。
“以我多次去微博总部调研的经验来看,微博本身是媒体基因,工作人员多以媒体人姿态出现,整个企业文化也是媒体文化”艾媒咨询CEO张毅称。
而在现有的微博生态中,社交活动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方面,近些年来微博总被人诟病。整体而言,微博的意见领袖引领舆论风向蔚然成风,虽然粉丝与明星、大V、KOL之间有社交互动,但多以单向互动为主。而普通微博受众则多以浏览为主,几乎是毫无社交可言。
一家公司的基因,能够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有观点认为,社交是增加用户使用时长、提高用户忠诚度最大的利器,在微博的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此消彼长之下,其媒体属性正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桎梏。
财报显示,微博9月份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46亿。而微信月活跃用户早已突破10亿。相较于微信受众群体的多元化、大众化,微博用户画像更显单一,30岁以下年轻用户使其受众目标,这对微博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先天“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