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致敬70年|本土制药企业70年:医药强国梦苏醒(2)

致敬70年|本土制药企业70年:医药强国梦苏醒(2)
2019-09-12 08:43:49 第一财经

本土制药企业的变革逐渐萌生胎动迹象。1983年3月,安徽繁昌制药厂34岁的女助理工程师朱国琼,面对企业连年亏损,和七个年轻人一起,向县委递交了承包药厂的“责任状”,医药行业“承包制”的第一声惊雷就此打响。此后,药厂承包潮,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日后在行业里“叱咤风云”医药大佬们纷纷在这个时候登上历史的舞台。1990年,在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陷入进退维谷之际,时年32岁、技术员出身的孙飘扬被委以重任,出任厂长。在孙飘扬的主导之下,连云港制药厂坚持以开发抗癌药作为突破口,日后成为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值一哥”、“研发一哥”。

1993年,曾因“莫须有”的诬告而受到不公正的处理的徐镜人,重新回到他曾一手创办的扬子江制药厂。彼时的扬子江制药厂,也处在“奄奄一息 ”状态。在徐镜人的掌舵下,扬子江制药厂以中药产品为基础,不断扩大规模,日后也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处方药企。

1995年,原本在中外合资药企担任职业经理人的刘革新,毅然辞职,拿着借遍亲戚朋友的一百万元,对四川新都的一家胶囊厂进行技术改造,由此发展成为了四川科伦大药厂。日后,刘革新成为了中国“输液大王。”

这样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90年代起的这十年时间里,亦是跨国药企进入中国市场高潮阶段。中国本土药企在这个时候频繁崭露头角。

90年代末21世纪起,中国本土医药巨头又进入合纵连横时代,先后有双鹤药业并购滨湖药业、牡丹江药业等12个企业,后有太太药业控股丽珠药业,再有华立集团控股昆明制药等,企业间的并购潮一波接着一波。

2015年以前,在中国本土企业茁壮成长、不甚热闹的年代里,不能掩盖的一个尴尬现实是,多数药企从事仿制药居多,从事创新药研发的却寥寥无几。我国的仿制药企业,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并不占据优势地位,主要开发以附加值低的仿制药为主,国际议价能力偏弱,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偏弱。如从中国与全球药品销售排名前列的品种看,国外一般都是专利药,其药效较为明确,满足临床需求,而国内基本是中药注射剂以及专利过期药(原研药)。因此,此时我国只是个仿制药大国,还远远称不上是医药强国。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