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致敬70年|本土制药企业70年:医药强国梦苏醒

致敬70年|本土制药企业70年:医药强国梦苏醒
2019-09-12 08:43:49 第一财经

2018年5月,“宇宙大药厂”辉瑞中国总裁吴晓滨跳槽到百济神州(06160.HK、BGNE.NS)的新闻,一时刷屏朋友圈。尽管在此之前,跨国药企高管回流到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消息络绎不绝。但吴的区别在于,他是跨国药企高管中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面孔”之一。

有人猜疑,这是否代表在中国的跨国药企开始在走下坡路了?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反之另外一面,由于我国医药创新环境渐入佳境,吸引了大批跨国药企人才回流到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却正成为不假的事实。

这是当下时代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个写照。追溯新中国走过的70年历史岁月长河,从“缺医少药”到以仿制药起家,之后成为了仿制药大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医药产业以附加值低的仿制药为主,难以在全球医药链条上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我国难以称得上是仿制药强国。现如今随着医药审评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日趋激烈的仿制药竞争环境倒逼,我国的医药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中国的医药强国梦正在苏醒。

从缺医少药到成为仿制药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医药产业并未在历史上留下有太多浓重的色彩。我国长期处于“缺医少药”局面。彼时,医药产业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以进口原料药简单加工成制剂。有数据统计显示,1950年,我国只能生产原料药几十吨。

历史的大变局始于改革开放后。1978年,是我国医药行业走向关键性分水岭的一年。这一年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正式成立。尽管该机构此后历经多轮改革调整,但彼时的成立,宣告医药产业已告别新中国成立以来“无头”和“多头”管理的局面。医药行业自上而下的改革,正在破茧而出。

医药产业的“国门”开始对外敞开,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一时间在行业里形成潮流。 1980年8月2日,我国第一个合资制药企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药企相继成立。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