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章城(化名)约几个相熟的信托公司朋友聚了聚。主题只有一个,房地产信托收缩后,他们这些业务经理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房地产融资收紧,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很大,我们的地产业务基本停了。” 章城在与第一财经记者交流时直言。
鉴于非标萎缩之势已成定局,陆续有金融机构停止非标业务,不再引入非标产品,重点转向标准化产品比如债券的研究和投资。
此外,第一财经也注意到,目前一些金融业务培训机构针对类似群体的相应需求,开设了类似于“非标投资如何开辟固收类标品投资”等课程。
非标“之死”
从一家基金子公司跳槽到信托公司后,章城便做起了房地产相关业务。在土地市场升温的情况下,信托便通过明股实债、小股大债、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手段为房企融资以赚取管理费用。
对于中小型开发商而言,其自有资金相对不那么充裕,因此借助于前端融资来获取土地储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银保监会23号文对信托的几种产品进行了点名监管,阻断信托公司为房企提供拿地资金。整顿后,信托公司在总量和增量上都受到控制,规避“432”的融资模式被叫停。比如章城所在的公司,房地产业务便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不是所有都停掉,只是对余量有管控。比如大的中信还是可以做,像我们也是有额度的,只是额度不像之前那么充足,现在对项目会比较挑。”某中型信托业务负责人则称。
这个影响也直接体现在数据上。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净融资方面,7月份非标中房地产信托净融资额由正转负,由6月份的112亿元降至7月份的-100亿元。
“从用益信托的数据来看,不光地产出现下行,城投也在下行,很多理财都不投非标,期限确实没法满足,信托收益率没有降,但是产品数量降低很多。”北京某券商资管人士称。
自称“音乐产业新人”的北京灵动音科技有限公司(DeepMusic)CEO刘晓光,一站上“预见新时代数字音乐未来”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论坛,就玩了一出即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