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仍稳健
与4月1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仍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基础上,再次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首次提出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结构性去杠杆,着重强调了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意味着去杠杆已经告一段落,在货币政策边际效用下降的背景下,下半年会在两个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保证全年2万亿减税降费保质保量落实到位,稳定企业家预期。二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5G、大数据等现代基础设施,同时,注重城市停车场、老城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表示,由“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转为“下行压力加大”表述的变化,也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基于这个判断,下一步货币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加大。”
“货币政策提法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还是整体稳健中性的趋势。”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数量来看,定向降准、包括“三档两优”的准备金政策还会继续保持;价格政策仍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至于基准利率、政策利率方面,可能会适当结合国内外的情况再做判断。”
刘哲表示,在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中,出现了“有量无质”的显现,部分月份短期票据激增。下半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质量改革”,加大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中长期融资。比如增加中长期银行贷款、债转股融资,以及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等,实现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换,让金融切实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量。
2019年上半年接近尾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再次密集组织到地方调研。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近期所调研的领域涉及金融供给侧改革、民间投资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