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攻关债转股“定价难”再出实招,民企支持力度将加大(3)

攻关债转股“定价难”再出实招,民企支持力度将加大(3)
2019-06-06 09:20:29 第一财经

虽然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造成进展相对缓慢。例如,如何建立债转股合理的定价机制就是一个突出难题。

债转股定价难问题主要是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和程序上的制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转股定价是当前债转股双方博弈的核心。“很多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债转股价格是否公平公允,转股企业、实施机构难以把握。建立债转股合理定价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实施机构等尽职免责办法,有助于解决定价难问题,打消转股双方的顾虑,加快推进债转股工作进程。”

吹风会上,连维良表示,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合理定价机制。要在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完善国有企业、实施机构尽职免责办法,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转让定价市场化水平。

具体而言,一是建机制。建立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上市企业转股价格可以参考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非上市企业转股价格可以参考竞争性报价或其他公允价格。“债转股的定价是按照市场定价的原则和市场定价的机制来形成。”

二是拓平台。市场形成价格需要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载体,拓平台是通过相应的资产交易平台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各类产权交易场所为债转股提供交易定价服务,更好地形成竞争性的市场。

三是简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严格落实国有资产交易的分级审批制度,落实企业决策的自主权,能不审批的、能由企业自主决定的就由企业自主决定,确需审批的,要简化程序,缩短时间。

四是明责任。即明确相关方的责任边界,重点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交易价格的确定,只要依法合规,按程序,尽到法定责任,对决策前已客观形成的损失或是因市场因素可能形成的损失,要落实相应的免责条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