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第二批科创板基金定于6月5日发售。此次,鹏华、华安、广发、富国、万家这五家公司获批的是科创主题3年封闭型基金,将参与科创板股票战略配售和网下打新。
如果说战略配售是“大额批发”,那么网下打新就是“零售”。由于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发行战略配售基金,通过公募基金打新也是一个选择。“普通基金一样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在积极准备。”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仅公募,私募、信托等机构也在积极把握科创板网下打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在发科创板打新产品,和私募一起合作。私募属于C类,能分到30%左右,我们设置的规模较小,一只产品大约是1个亿。”华南一位信托人士也表示。
收益可观
根据3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科创板的网下发行与现行制度有较大的不同。科创板网下发行将个人及普通机构“拒之门外”后,C类专业机构获配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由于网下发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网下整体获配比率将显著提高。
“与现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对科创板打新的兴趣更大,我们也在积极准备。”该华南信托人士表示。
多位受访人士称,科创板上市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特别是前期炒作空间较大。
“没有任何溢价空间就不会有人参与。上市之后出现一定的溢价,或者绝大多数公司出现一定的溢价,是促使大家愿意参与定价的重要原因。”某公募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上来就破发,那就没有人愿意参与定价,定价也谈不上合理。关键在于定价的溢价程度到多少是合适的,过高过低都不合适。境外市场通常是溢价20%左右,国内溢价则高一些。考虑到长期不确定性,平均40%~60%的溢价我觉得就比较合理,当然早期的溢价率可能更高些,中长期必然回归正常水平。”他进一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