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非瘟疫苗研发困难,防控疫情还需依靠生物安全管理(2)

2019-05-13 09:35:2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冠通期货生猪分析师姚桂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相关机构及企业正在积极研发非瘟疫苗。有了疫苗并不代表就能完全杀死病毒,但可以保证猪群对非瘟病毒具有抗体,不影响生猪的健康。

她认为,非瘟在我国大面积发生,而且部分地区对病死猪处理存在不当现象,也有病猪流向市场的情况发生,这对非瘟防控十分不利。因此,从疫苗角度来看,效果应该是最好的,但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也认为,由于蓝耳病、口蹄疫有防控疫苗,在过去虽也多次出现疫情,甚至有时候影响范围较大,但是在扑杀之后,对其他猪群做好相应的疫苗防疫,就可以在短时间防控疫情。但目前国内外均无有效的非瘟疫苗,这主要是由其病原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比如,非瘟病毒基因类型多、数量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可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现阶段已研制的一些非瘟疫苗,虽然能诱导产生一定水平的抗体,但并不具备中和非瘟病毒的能力,无法达到有效防控非瘟的目的。

有业内人士称,科研人员应马不停蹄进行攻关,做疫苗,做诊断。不管最后能不能用上,这个工作肯定要做。而非瘟疫苗要研发,最需要考虑的是疫苗的安全性,一定要吸取蓝耳病的教训,不能再做不安全的疫苗,让非瘟的疫情雪上加霜。“疫苗有效性打折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安全性不好一定是不可以的。”

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李真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因工程疫苗可能是未来的一个研发方向。因为要确定功能性蛋白,通过基因克隆的方式表达其特性,这样既安全又能起到效应。

他认为,在非瘟没有疫苗可防、没有药物可治的情况下,加强自身防疫是重中之重,尤其要做好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猪瘟、圆环等疾病的加强免疫,解除猪体免疫抑制,增加猪群抗风险能力,避免猪群在疫情面前一触即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