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国家出台100多个政策后 百万亿养老产业春天何时到来(2)

2019-05-10 14:00:0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

“老了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还没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最大的痛点在于,潜在消费人群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不足。

成海军认为,当前养老产业发展的一大矛盾,是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与老人支付能力低的矛盾。养老机构的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的收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是高的,老人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他们住进养老院。

乔晓春的研究显示,2016年,北京只有1.3%户籍老人住在养老机构,离北京市提出的“9064”(即90%居家,6%在社区,4%在养老机构)目标差距很大。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人不去养老机构,主要原因不是养老机构床位“一床难求”,而是支付能力不足。

乔晓春说,按照现在北京养老院的收费标准,需要照顾的老人至少需要支付8000元/月才能住得起养老机构,既需要照顾又出得起8000元/月的老人,只占全部老年人的1.59%,最终选择去养老机构的不会超过1.4%。

乔晓春认为,如果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扶持主要集中于养老机构,和养老机构里少数的老年人,那养老产业是很难兴旺起来。

成海军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制度,比如长期护理保险或者是类似的制度。

在2019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上,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表示,照护制度是真正聚焦刚需的制度,构建以照护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实施家庭照护为基础,发展专业的照护机构为支撑。

长期护理保险是实施照护制度的关键。2016年7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包括承德、长春、上海、青岛、广州等15个城市,纳入首批试点范围,之后又有几十个城市主动跟进试点。

中国康养养老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张婧认为,支付对于养老产业投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投资区域时,首先要看的就是该区域有没有支付体系,支付端没有打开的区域实际上是没有市场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的前提首先是聚焦刚需,即护理型机构,但必须是在打开支付端的情况下,才会有盈利模式。”

这与前述资深康养行业投资人的观点基本相同,如果养老产业的支付端打不开,各路资本难以获利,那么养老产业很难蓬勃发展。

国家出台100多个政策后,百万亿养老产业的春天何时到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