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机构解读4月信贷数据:四大因素拖累社融、M2增速

2019-05-09 18:15: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5月9日,央行公布4月信贷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7个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当月净回笼现金976亿元。

初步统计,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33亿元,同比少增225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0亿元,同比多减304亿元。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点评认为,信贷增量环比季节性回落,投放减速体现流动性约束隐忧。企业债和地方债保持增长,M2增速平稳体现近期调控要求。

连平等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方向未变,松紧适度目标或因外部因素有所调整。尽管国常会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给近期货币政策定下了稳健、松紧适度的基调,然而若是外部负面冲击过大,货币政策依然会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不排除加大定向偏松调节力度的可能。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低于3月1.69万亿元的水平,部分投资者认为“信贷低于预期”。但是我们鲜明地认为,4月份的信贷增长是“量质齐升”。首先,年初以来以及近两个月以来的信贷增长显著超过去年同期。其次,4月信贷数据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也在提高。4月M2同比增长8.5%,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2增长的趋势性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货币政策抓住了关键——银行。银行发放信贷是贷款创造存款的过程,贷款增速的恢复亦会带来存款的增长,而存款的增加又可以破解贷款投放中流动性的约束。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